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如果遇到退稿的情況可以咨詢論文發表網的資深編輯老師。
1. 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近年來,學術不端問題屢見報端 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并成為社會焦點問題。學術不端涉及內容相當廣泛,國家科技部和教育部分別歸納了學術不端的7種和6種行為,但期刊編輯部最敏感也最反感的行為主要是抄襲、剽竊,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其中也包括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體不同作者,在期刊編輯和審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試圖或已經在不同期刊上同時或相繼發表內容相近的論文。這些行為侵犯了知識產權,浪費了寶貴的版面資源及編輯人員的時間和精力。
由于學術不端行為甄別和檢測難度非常大,很多學術期刊采用了“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了解投稿論文與已發表論文文字的重復比例,進一步甄別抄襲與剽竊、偽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一些編輯部還與AMLC簽訂了刪除不端文獻的協議,即一旦發現學術不端論文,經編輯部核實,確認屬于學術不端行為的,該論文將從全文數據庫中刪除。作者應遠離抄襲、剽竊、一稿多投或重復發表等行為,以免損害自己的學術聲譽。
2. 選擇投稿期刊
第一,作者應對自己的論文進行自我評價、請別人評價或將自己的論文與相似的、相關的論文進行對比,對論文質量心中有數,初步選定幾種擬投期刊。第二,進一步了解擬投期刊,如刊發范圍、欄目設置、近兩三年刊發的論文及論文的學術水平和期刊審稿周期、出版周期、每期的信息量。
3. 做好投稿準備
當最終確定投稿的期刊后,應再通過查閱紙本刊、檢索數據庫獲得該刊的近期稿約,了解投稿方式、流程和對稿件內容、格式方面的要求,最好能參考該刊已發表論文,避免因投稿方式不符要求或寫作格式不規范而不被受理。不建議通過搜索引擎查找期刊,避免過期失效信息或錯誤信息的誤導。投稿后應該留意編輯部習慣的聯絡方式,及時對編輯部的退修意見或要求做出回應,避免因超過期限被編輯部作退稿處理。
4. 認真分析退稿原因投
稿被退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作者收到退稿后應認真查找分析原因,不斷總結提高。
4.1 選題不當
具體表現:同類稿件較多,內容雷同,缺乏新意;選題太小,應用領域窄,缺乏普遍性或參考、利用價值不大;選題太大,導致所做的研究難以深入,內容空泛。
4.2 科學性不強
具體表現:樣本取材比較局限或隨意,缺乏代表性,以偏概全;調查、檢索或分析方法不科學、不先進;未用統計學方法處理原始數據或統計學方法使用不當;各種比例、平均數等統計指標誤用;數據缺失或前后不統一,結論依據不足等。
4.3 研究不深入、缺乏新意
具體表現:論文未進行深入調查,主觀臆斷,高談闊論;討論不務實,未針對結果進行,人云亦云;分析不到位,未能很好地提煉、升華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一再重復眾所周知的事實結果,缺少自己的深入思考;引用參考文獻陳舊,或在結論部分過多引用參考文獻等。
4.4 論文撰寫質量差
具體表現:結構混亂、思路不清晰;主題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專業術語不規范,前后不一致;邏輯不合理,語言不流暢,文字不精練,口語化嚴重;層次段落、圖表、參考文獻等不符合科技論文寫作規范等。
4.5 內容涉及敏感問題
包括保密問題、侵權問題和發表后可能會引起糾紛的問題等。
4.6 與期刊報道方向不符
有些作者盲目投稿,對所投期刊缺乏必要的了解,導致論文因內容不符合期刊報道范圍而退稿。
4.7 存在學術不端的嫌疑
盡管我們不能簡單以文字復制比來判定學術不端行為,但只要超過編輯部設定標準,編輯部就會以“疑似學術不端”為由退稿。
4 結語
醫學圖書情報界的廣大作者應端正學術態度,注意平時的工作積累,細觀察、多思考、勤練筆,寫學術論文就不是什么難事。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