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職稱論文可以寫兩個作者嗎?這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兩位作者的職稱論文是很多見的,但需要作者注意的是,評職文件中對作者的要求,如果評職文件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文章,而申報人員是第二作者,這樣就不符合職稱申報的要求了,目前國內評職最為認可的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也是認可的,只不過加分要比第一作者低一些。
在有第二作者的情況下,多數情況下第一作者加分是有影響的,比如說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作者,可以加5分,如果有兩個作者的話,第一作者加3分,第二作者加2分。也有部分單位,有無第二作者,對第一作者加分都沒影響,比如文章只有一個作者可以加5分,如果有第二作者的情況出現,第一作者還是加5分,第二作者加3分,關于具體的加分情況還要看單位的具體要求。
第一作者: 親自動手做實驗試驗,分析部分結果,數據,寫出文章第一輪草稿,第一作者屬于該項目的主要動手者 多數是正在訓練期間的學生。
并列第一作者:這個位置的作者,其工作強度,參與程度,應該和上述第一作者幾乎相同。但要強調的是,該作者一定要有對此文章關鍵的貢獻。其提供的數據同第一作者所為一樣重要。如果拿掉該作者提供的圖標論證,此文章就不能在投到目標期刊。由此可見,該位置作者不是隨便寫上去的。
第一與最后作者之間的作者:即使這些作者,只要名字在上面,就意味著他們參與了數據的產生。或者他們的數據出現在文章里,或者他們提供本文極為關鍵的技術或材料 。
通訊作者:往往排在最后。該位置作者應該是制定藍圖的“導師”,負責此項目財政的“財神爺”,和親手修改草稿,并定稿的“作家”。三者往往缺一不可。通訊作者的身份不僅光榮,也有其實際的作用,文章發表后,一旦有“問題”,或者要“獲獎”,該作者就是聯系人。 要獲獎還好辦,要是同行有問題,該作者首當其沖,要有能力回答,defend團隊的工作。
總之發表職稱論文建議大家最好爭取前三作者的位置,再往后的作者在職稱評審中幾乎是不認可的,最為受認可的是第一作者或是通訊作者,希望作者們詳細了解清楚評職文件和單位的要求后,爭取合適的位置,為職稱晉升添磚加瓦。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