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分析論文發表程序有哪些?不論什么專業,論文的發表流程都是差不多的,發表論文從撰寫到出刊需要經歷撰寫、投稿、投稿回應、發書面錄用通知單、審稿及初審費費、審稿周期、修改、付清版面費、發表并寄樣刊幾個主要環節,我們只要把握這幾個基本流程,今后不論投稿什么刊物就都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了,我們詳細了解下。
1. 撰寫
論文內容以作者從事的工作種類與研究成果為準。但要注意論文格式,雜志社通常對論文格式有要求,而且各期刊要求的格式也不相同,符合所投期刊格式論文會給編輯留下很好印象,且一旦錄用,將來修改起來很方便。
2. 投稿
首先決定投那份個刊物。作者一般在撰寫論文時就要做出決定。主要決策有二個方面:一是刊物級別,另一個是刊物方向。
刊物級別選擇主要是依據自己成果的大小和論文的質量,(有些單位有具體期刊名稱要求)可以依次考慮投給SCI、中文核心、國家級、省部級期刊。
刊物方向:每種期刊都有自己的方向和領域,有些期刊尤其是核心對些很嚴格,有的甚至有比較固定的欄目,不符合它們發文方向的初審就會被拒,盡管拒稿回復一般很快,但投稿前還是仔細研究一下的好。
投稿方式:只要按各期刊編輯部要求做就可以了,一般期刊都接受電子文檔,并有專門的Email。有的設有網上投稿系統,很方便投稿。
3. 投稿回應
這是編輯部的事。作為投稿人也必須清楚知道所投期刊對投稿的回應時間與方式,否則稿件投出后心里沒底。
投稿回執。各期刊對投稿回應方式不同。大多數核心期刊在收到作者投稿后,馬上會發一回復函(可能是書面的,也可能是Email),這個回執不是錄用通知,只告知收到稿件等下一步安排。但并不是所有的期刊都這么做,一些國家級、省級期刊通常不發回執,投后你就靜心等待吧,只要接到消息就是錄用通知。否則便杳無音信。所以投國家級省級期刊一個月沒消息就要問一下。
4.審稿及初審費費
稿件收到后編輯要初審,主要是看是否符合它們刊物的發文方向及稿件的宏觀質量。如果初審過關,恭喜你,可以交初審費了。什么是初審費?據期刊編輯部說用于專家審稿的費用(每一分錢都要作者承擔)。審稿費多少不等,一般原則是期刊檔次愈高各種費有愈高,但不絕對。這是最讓作者頭疼事,交完初審費,不知等來的結果是什么,如不錄用,大多連審稿意見都沒有。轉投,還要交錢…,投過三次不用,對于低工薪階層的你還有信心再投嗎?不過吃準自己的論文質量,還是要堅持的,并不是所有的審稿人都是專家(很多不負責任的導師讓他的學生審)或很懂你做的事。
5.審稿周期
專家審稿周期都很長,要么為什么是專家呢。大多核心期刊約為三個月,有的甚至半年。當然,有些負責的專家審稿很快,碰上這樣的專家你太幸運了。否則,交完錢等了三五個月等到退稿函,是不是太慘了點,誰發文章不是急用?畢業、進職。
6.修改
如果發來修改意見,你的稿件有門。但不等于錄用,二審被拒的不在少數。很正規的核心期刊(但并不是所有)第一改通常還要返送回審稿專家,所以遇到專家意見不正確,反饋意見一定要委婉得當,方式很重要,修改不能令專家滿意,這一關被拒是經常的事。第一改通過,如果沒有(學科方面的)大問題,編輯通常不再將返修稿送專家審了。這時主要是和責任編輯打交道了,通常他(她)不十分了解你所做的事,只是對實在不通的句子,符號、格式修改,通常能過責任編輯這一關。
7.確定錄用后的流程
你的稿件如果被確定錄用后,下面的流程就簡單了。一般是這樣的,編輯部給你發書面錄用通知單→電話查詢核實→付清版面費→發表并寄樣刊。
了解清楚流程對發表至關重要,以防作者抓不住重點,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具體到每個環節的時間,作者可以向目標刊物了解清楚,提早了解早作打算。
地質分析論文發表期刊:《貴州地質》是本刊1984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季刊。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主管,貴州省地質調查院主辦的公開發行的科技季刊。其主要任務是:反映我省地學進展和科研成果,介紹國內外地學發展動態,報道地學界重大事件,為我省的社會經濟發展普及地學知識,為我省的地學發展培育人才。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