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術SCI期刊好發表嗎?只要是SCI期刊就沒有好發表的,SCI期刊是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即便是四區的SCI期刊也是難度非常大的,不少作者會拿SCI期刊與國內核心期刊作比較,可以說SCI期刊比核心期刊發表難度要大得多,因此,發表SCI需要作者具備超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學術造詣,如若不然是很難發表SCI論文的,那么SCI論文發表有沒有捷徑?發表SCI論文就是要勤學苦練,別無他法,還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1、正確選擇對口的SCI期刊。原則上是先投遞高影響因子的雜志,然后不斷降低IF,但是大家都知道沒改投一種雜志,我們可能光改變格式可能很長時間,除非你采用了文獻管理軟件。我認為也不能盲目投遞雜志,應該要結合專業知識、影響因子表和他人經驗來綜合選擇要投遞的期刊,然后再進入該期刊文章查詢系統查詢近年來的文章走向,包括專業內容、種屬等。
2、不能進行一稿兩投。這種投機取巧之事最好不要做,因為許多雜志之間的編委是相同的,一旦同一篇文章兩次發到同一個編委或審稿人手中,那后果就不堪設想,尤其那些投遞手稿時就需要轉移協議的,切記主要版權問題。
3、如何正確選擇必需推薦的審稿人?一般編輯不會選擇你推薦的審稿人,但你還是盡量選擇同行中的小專家。但這也與你的投稿目的有關,若十分自信文章的創新性和中肯意見,你可以從參考文獻中挑選大專家。
4、如何禮貌地向編輯咨詢稿件狀態?我曾經在 Science上投一篇文章,2個月時我“很不禮貌”地向編輯咨詢稿件狀態,其實不是有意的,只是寫英文信的口氣完全按照中文語氣,不委婉。后來次日編輯就回信說reject the paper,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帶著性格。但與人相處時,是存在感情因素的,尤其是可以accept或者也可以reject時,很有用。
5、如何提高一次投稿的成功率?文章本身的創新性是第一位因素,對口期刊選擇、文章格式完美、語句通順(尤其符合英文習慣)等也很重要。
6、版權協議和利益沖突表格要謹慎填寫。簽名時盡量不要代簽,以免被編輯發現時的尷尬。
7、盡可能參照投稿說明,認真修改手稿格式。這一點是衡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嚴謹程度,建議大家認真閱讀Introduction for submission,逐條地改正,以防延誤同行評審時間。
8、修回后投稿一定要核對初稿中改正的地方:標題、摘要、cover letter等。
9、要了解此刊是否需要審稿費和版面費?大家都知道版面費一般都是用美元衡量的,建議最好選擇不需要版面費的(不用彩圖也收版面費的)。但是有些雜志,如Endocrinology等雜志就需要版面費,多數雜志若有彩圖印刷都要版面費的,大家謹慎選擇。
10、一般外文SCI雜志的審稿周期是1-3月。大家一方面耐心等待,若2月左右沒有消息,可以通過e-mail咨詢一下稿件狀態。我的感覺是好一點雜志審稿周期短一點,而往往是差一點的雜志卻老是拖,曾經遇到一個IF2.5的雜志3個多月后咨詢:原因是找不到審稿人,多少審稿人推脫最近很忙。
SCI論文發表需要遵循sci論文發表流程,SCI論文發表周期并不算長,不少SCI期刊審稿效率都是比較高的,大可不必擔心發表周期過長的問題,只要文章好,任何SCI期刊都是會盡快刊發文章的,如果作者有SCI論文發表的其他問題歡迎直接咨詢本站的在線編輯。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