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課題是指微型科研,以“小切口、短周期、重過程、有實效” 基本特征,以“問題即課題、對策即研究、收獲即成果”為基本理念。“微型課題”是教師為解決一個具體的、較為微觀的現實問題而建構和確立的小課題。本文為大家介紹微型課題。
微型課題研究是一種有別于“學術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動,它不囿于科研機構所提供的選題指南,它關注自身教育教學中有意義的事件,關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價值的困惑。它不一定要經過立項審批即發生研究,也不需要固守著3年或5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時候眼明心亮了,就可以結題。很顯然,這樣一種短平快的研究形態應當是教師專業發展和應對新課程的一條捷徑。
微型課題源于教師教育教學面臨的困境,來自同伴的(年級組、學科組、班級)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是教師自身在讀書、學習后對某種新理念、新方法在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嫁接與應用;也可以是教師圍繞學校主課題研究而結合自身實際確立的具體可行的子課題研究。
微型課題研究的基本流程是:確立問題(提出解決什么問題)——預設目標(期望獲得什么結果)——設計步驟(設計研究的步驟方法)——主題閱讀(圍繞問題查找資料)——研究實施(在教學中應用驗證)——總結提高(提供經驗和成果)。
微型課題結題報告的一般格式為:問題的提出——研究目的——國內外究現狀,本研究的特色(可略)——理論與實踐的依據(可略)——研究內容——研究過程及方法——研究結果及分析——研究的主要結論——問題討論與建議。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