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級課題是學校自己立項的課題,教師申請校級課題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于學校內部,相比省級課題市級課題國家級課題的申報壓力要小很多。校級課題申報也需要提交課題立項申請書。本文為大家提供校級課題立項申請書范文2篇。
一、提高學生英語早讀效率的研究
(一)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早讀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英語學習的各個階段,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重視早讀。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是人一天中精力最旺盛,思想最易集中的時期,也是一天中記憶的高峰期。如何利用這一時段的特點,充分提高學生英語早讀的效率,是每個英語教師都應研究的問題。
縱觀國內一些教師對該問題的研究實踐,他們多從早讀時間規劃、任務安排及走出早讀課誤區等方面著手,并取得了一定成績。我們此次課題的研究,主要著眼于早讀課活動的設計,旨在通過設計出形式多樣,學生參與度高,切實有效的活動來提高英語早讀課的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通過設計出形式多樣,學生參與度高,切實有效的活動來提高英語早讀課的效率。
(三)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早讀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英語學習的各個階段,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重視早讀。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是人一天中精力最旺盛,思想最易集中的時期,也是一天中記憶的高峰期。如何利用這一時段的特點,充分提高學生英語早讀的效率,是每個英語教師都應研究的問題。
國內許多學校的教師都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河北衡水中學的石淑靜老師提出將早讀課分時段管理,精確到分;江蘇省大港中學的陶善國老師提出用事先指導、讀中規定、讀后檢測的方法提高早讀課的效率;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2010年第3期中,張治民老師提出要提高英語早讀課效率,首先應走出早讀的一些誤區,如任務規定太死、學生大聲朗讀時間過長、教師急于利用早讀輔導使學生掌握所有知識等。
我們此次對于該課題的研究,主要著眼于早讀課活動的設計,旨在通過設計出形式多樣,學生參與度高,切實有效的活動來提高英語早讀課的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四)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準備、科研手段和經費保障等)
1.領導重視,經費落實
2.參與課題的研究人員均為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一線英語教師
3.研究相關資料由參與人員共同準備,資源共享
4.本研究側重于通過觀察課堂實踐效果檢驗設計活動的可行性
課題組分工情況
課題負責人:全面負責課題的組織、研究工作。
參加人員:承擔提高英語早讀效率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階段
1.準備階段(2012年6月—8月)
問卷分析,醞釀方案
2.起始階段(2012年9月)
搜集資料,制定方案
3.實施階段(2012年9月—2013年4月)實驗探究,發現問題,調整方案
4.總結結題階段(2013年4月—5月)
對實驗過程中的資料進行匯總,寫出課題論文
階段成果形式
1. 階段性英語早讀活動案例及分析
2. 各階段性研究論文及教學敘事
最終成果形式
課題論文或教學敘事集一份
課題優秀案例一份
學生課堂隨筆集一份
二、普通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生的習題教學的研究
(一)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普通高中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物理學習尤其困難,物理成績低下,成就感不高,大都棄理從文,文科生驟增,且班額有增無減,造成理科生源銳減,班額偏少的現狀。
2、目前高中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習題資料泛濫,物理學科也不例外。習題教學效率低下,導致惡性循環,反復機械訓練,呈現負擔加重的不良現狀。
3、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習題教學是整個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環節,基于我校生源的現狀,對習題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以及手段采用實驗性研究,目的幫助學生克服其學習物理的畏縮情緒,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習物理的欲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尋求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突破習題教學知識瓶頸和能力瓶頸:
?、偕a、生活問題的導入與闡述;
?、诳萍及l展與新聞報道的鏈接;
?、蹖S妹~的理解與應用。
2、習題資源的使用與開發
?、俳浀淅}階梯層級式設計(變式與創新):縱、橫向思維的培養;
?、诹曨}中物理模型(匯集:)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
?、垡活}多變:橫向思維的培養;
④一題多解法:縝密思維的培養;
?、葑钚骂}型(近年高考題)。
3、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偎季S起點的訓練(課堂):直覺思維、縱向思維的訓練(smart系統);
?、诜此夹再Y源利用(課外):課后作業的反思,考后的試卷反思,師生、生生交互
后的習題反思,拓展性試題使用后的反思;
?、蹖嵺`性習題資源的開發:實驗和實踐呈現的習題(問題);
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
(三)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本課題國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種方面:一方面是物理解題思維形式、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的研究。基于完備的學科知識體系,理論性強,對學生要求高;另一方面是對物理解題方法進行系統地研究:如(例題、習題及解題;物理習題、模型與方法等)
國外研究現狀:從搜集到的資料來看,美國、日本等國家對習題教學有一些研究,但對分學科教學如物理習題研究就少了,如再具體到高中物理習題教學,能見到的系統理論就更少了。更不用說是學習困難生的習題教學。
基于我校生源(普通高中)現狀,對習題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以及手段采用實驗性研究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其學習物理的畏縮情緒,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尋求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切實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尤其精神負擔)
(四)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準備、科研手段和經費保障等)
成員條件:王合國 課題負責人 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1990年7月畢業于安慶師范學院物理系 獲理學士學位 現為銅陵市五中物理教師,曾主持市級課題一項,參與省級課題一項。分別在《實驗教學與儀器》、《中學物理教學參考》公開發表論文一篇。
鮑愛霞:課題組成員 中學一級教師 2009年7月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在職研究生 兩篇論文獲國家級獎 有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
資料準備:積累多年的高考復習相關資料、物理教學期刊相關內容及網絡資料;
物質條件:各年級教室都配備有多媒體、白板系統。
課題組分工情況
王合國:必修2、選修3-1 3-3
鮑愛霞:必修1、選修3-1、3-2、3-4、3-5
主要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2012年4月
第二階段:2012年6月——2013年3月
第三階段:2013年4月
階段成果形式
立項申請 開題報告
(必1、2 選3-1部分)的文字材料
階段報告
(選3-1、3-2、3-4、3-5)的文字材料
結題報告
最終成果形式
書
軟件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