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的測量工作對于道路施工來說具有非常的重要性,針對這個本文闡述了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測量方法,工程測量施工方法以及道路工程測量中遇到的幾個主要技術問題。
關鍵詞: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測量方法,工程測量施工方法,技術問題
施工測量是道路施工過程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測量工作完成的快慢與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開工和工程質量,因而測量工作是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特別重視道路施工的初期測量。
一、 道路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
1、 控制測量:根據道路工程的需要,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
2、 地形圖測繪:根據設計需要實地測量道路附近的帶狀地形圖。
3、 中線測量:按照設計要求將道路位置測設與實地。
4、 縱、橫斷面圖測繪:測定道路中心線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線方向
的地面高低起伏情況,并繪制縱、橫斷面圖。
5、 施工測量: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進度及時放樣各種樁點作為作工依據。 此外,有些道路工程還需要進行竣工測量、變形檢測等。
二、 道路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
1、 熟悉圖紙和現場情況。道路工程設計圖紙主要有道路平面圖、縱橫斷面圖、標準橫斷面圖和附屬構筑物圖。
2、 恢復巾線。道路設計階段所測設的中線樁至開始施工時,一般均有被碰動或丟失的現象。為保證施工巾線位置準確可靠,施工前應根據原定線條件復核,并將丟失的交點樁和轉點樁恢復和校正好。對部分改線地段,則應重新定線并測繪相應斷面圖,恢復巾線時,一般均將附屬構筑物(涵洞、檢修井等)的位置一并定出。
3、 施工控制樁的測設。其方法主要有兩種:a.平等線法。此法是在道路邊線lm以外,以中線樁為準測設兩排平行中線的控制樁。此法多用于地勢平坦、直線段較長的城郊街道。b.延長線法。
4、 施工水準點的加密。在施工中引測高程方便,應在原有水準點之間,加設臨時施工水準點,其間距約為100m~300m。加密的施工水準點,應盡量設在穩定、可靠、易找處,其測量精度應滿足相應的規范要求。
5、 縱、橫斷面的復制。在定位后至開工前的一段時間內,為了核實土方工程量,需加密縱、橫斷面資料,并及時使復測結果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定。
三、道路施工測量的方法
1、精度要求
(1)路線——附合水準路線。
(2)儀器
水準儀——不低于 DS3 精度。
全站儀——豎直角觀測精度不大于2″,標稱精度不低于,(5+5×10-6D)mm測量要求。
(3)水準測量——一般按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進行。如:要進行往返測,閉合差不超過 ±20√Lmm。
三角高程測量——一般按全站儀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四等)規范進行。
(4)中平測量
1)定義:在基平測量后提供的水準點高程的基礎上,測定各個中樁的高程。
2)水準儀法:從一個水準點出發按普通水準測量的要求,用“視線高法”測出該測段內所有中樁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個水準點上。
2、全站儀點的放樣
1)先在放樣點的大致位置立棱鏡。
2)對其進行觀測,測出當前棱鏡位置的坐標。
3)將當前坐標與放樣點的坐標相比較,計算出其差值。距離差的dD和角度差dHR 或縱向差值ΔX 和橫向差值ΔY。
四、工程測量施工方法
1、根據設計圖紙測設道路中線、圓曲線的主點詳細測設、緩和曲線的測設、路線縱橫斷面的測設、邊樁、高程、寬度等工作,主要工作有施工前測量和施工過程中的測量工作。
2、施工前測量和施工過程中的測量工作:
①施工前的測量工作:熟悉設計圖紙和現場情況,了解設計意圖和施工規范對施工測量精度的要求,并同原勘察人員一起到實地交樁,找出各導線點樁或各交點樁,(轉點樁)及主要的里程樁及水準點,了解移動、丟失、破壞情況,進行恢復和加密。
A、導線點、水準點的復測、恢復和加密:施工前必須對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復測,對于檢查中發生丟失和復測中發生移動的導線點和水準點,根據施工要求可以補測恢復和進行加密,滿足施工測量。
B、施工測量:為滿足工程施工中線的位置準確可靠,在施工前根據原定線的條件進行復核,將丟失的交點樁和里程樁等恢復校正好,將對橋梁、涵洞、擋土墻、檢修井等位置一并定出。 C、原地面縱、橫斷面的測量:施工前必須測設原地面路線的縱橫斷面,以便計算路基,挖淤清表,土石方,并與設計圖紙資料相比較,發生錯誤較大或不相符合時向建設單位上報。 ②圓曲線的詳細測設:
A、圓曲線是路線轉彎的曲線形式,圓曲線的測設,應測設曲線的主點,確定圓曲線測設元素計算圓曲線的主點樁定位,進行對圓曲線起點、中點、終點三個主要樁位置的測設。
B、圓曲線的主點測設后,在已測定的主點之間進行加密,按規定樁距測設曲線上其他各樁點的過程中,為曲線的詳細測設采用偏角法是以曲線起點或終點至曲線上任一點的弦線與切線之間的弦夾角和弦長來確定弦線點的位置。
③緩和曲線的測設:
緩和曲線是設在直線與圓曲線之間或者半徑相差較大的兩個轉角相同的圓曲線之間,曲線逐漸緩和過度的曲線,并測到切線長、圓曲線長、平曲線總長、外距及切角差、與視線交會出中樁點位,重復測到符合設計要求。
④路線縱橫斷面測設
測定中線的各里程樁兩側一定范圍內出現的地面形狀為計算工程量及邊坡放樣提供重要資料。
基平測量:A、水準點的位置,水準點選在離中心線不受施工干擾的地方,水準點的密度根據實際要求確定。B、水準點高程的測量水準點高程測量與城市已建成的道路水準點聯測采用往返觀測。
路線橫斷面測量:A、測定橫斷面方向,測定中樁兩側垂直于中線方向的地面高程,為工程量計算、計劃人力和設備資源,布置構筑物以及施工放樣面提供依據。 B、橫斷面測量主要內容:標定橫斷面方向,測量中樁兩側橫斷面變化點的距離和高度,繪制橫斷面圖。
⑤道路中線測量:根據設計圖紙,把中線位置重新敷設到地面上,為施工使用。交點和轉點的測設;路線轉角的測定;釘設中線里程樁。
五、道路施工工程測量中主要技術問題
1、道路圓曲線測設。道路施工中中線的定位是最為嚴謹的工作,它直接決定了道路的線形,中線測量是通過直線和曲線的測設,將道路的中線具體的測設到地面上。而圓曲線的定位是中線測量過程中最為突出的,圓曲線測設一般分為兩步,先確定曲線上起控制作用的主點,即曲線的起點(ZY)、曲線的中點(QZ)和曲線中點(YZ);然后結合設計給出的圓的半徑(R)、切線長(L)、外矢距(E)和曲線對應的圓心角(a)測設所求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的加密細部點,用于詳細標定圓曲線的形狀和位置。主點的測設方法為:先將經緯儀置于JD,望遠鏡后視ZY方向,自JD點沿此方向量取切線長T,打下曲線起點樁;然后轉動望遠鏡前視YZ方向,自JD點沿方向量切線長T,打下曲線中點樁,再以YZ為零方向,測設水平角(90-a/2),沿此方向,從JD量外矢距E,打下曲線中點樁。現在著重介紹一下偏角法放樣圓曲線細部點,具體步驟為:
1)檢核ZY、QZ、ZY三主點的位置。計算固定弦長L’對應偏角a。
2)安置經緯儀于ZY點,經緯儀調平后,將水平度盤置零,照準JD點。
3)向YZ方向轉動照準部,將度盤讀數對準1點之偏角值a,用鋼尺沿ZY-1方向量取弦長L’以標定細部點1。繼續轉動照準部,將度盤讀數對準2點之偏角值2a,并從1點起量取弦長L’與ZY-2方向相交(即距離與方向交會),以定細部點2,依法放樣曲線上所有細部點。4)最后應閉合于曲線終點YZ。轉動照準部,將度盤讀數對準YZ點偏角a/2,由曲線上最后一個細部點起量出尾段弧長相應的弦長與視線方向相交,應為先前測設的主點YZ。
5)如果閉合差超出規定后,則要分析誤差對測量數據進行平差,除了儀器系統誤差、讀數誤差、氣候影響外,最主要的是量距離時拉尺的人為誤差而產生的測點誤差的積累,要減少誤差的積累,可將經緯儀安置于ZY和YZ點分別向中點QZ測設曲線細部點,并且將多次測量的點記錄進行平差。
2道路橫斷面測量。道路橫斷面測量就是首先要確定道路中樁點的橫斷面方向,然后測定中樁兩側垂直于中線方向地面變坡點間的距離和高差,并繪制橫斷面圖,以描述路中線方向的地面的起伏情況,為道路土石方計算提供基礎資料。橫斷面測量的寬度,應根據路基寬度、填挖尺寸、邊坡大小、地形情況以及工程的特殊要求而定,一般要求中線兩側各10~50m,橫斷面測繪的密度,除各中樁應施測外,對重點工程地段,可根據需要加密,對于地面點距離和高差的測定,一般只須精確到0.1m。道路橫斷面測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二個:1)標桿皮尺法。此法簡便,但精度較低。2)水準儀法。當橫斷面精度要求較高,橫斷面方向高差變化不大時,多采用此法,常規橫斷面測量多采用水準儀法。施工中,要根據道路橫斷面測量數據及地質條件,合理確定配套管線的溝槽開挖斷面,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比例進行放坡,保證施工的安全和質量。
六、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探討,可以看出道路工程的測量工作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性。在以后施工中,要從測量精度和操作簡單入手,不斷的改進的更精確簡單的方法。不斷的總結跟歸納測量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切實做到保障道路工程的安全實施。
參考文獻:
[1]陳秀棠.許天均.測量學[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85:17-18.
[2]劉培文.公路施工測量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0-21.
[3]賀占堯.全站儀放樣道路中線的精度探討[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4:29-3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