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通報》期刊簡介:
1936年8月,由中國數學會創辦的第一份全國性數學普及刊物-----《數學雜誌》(《數學通報》的前身)在上海正式出版發行。上世紀初,數學界的先輩們為了創辦一個面向全國,傳播、普及現代數學知識,開展數學研究的刊物,先后經過30多年的反復醞釀,屢受挫折、歷盡艱辛、鍥而不舍,直到1935年中國數學會成立之后,他們的愿望才得以實現。這份凝聚著先輩們的心血,旨在“介紹新知,促進吾國之數學”的刊物,終因抗日戰爭爆發,于1939年11月在上海出版第2卷第1期(創刊后的第5期)后,被迫停刊。
辦刊宗旨: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數學會于1951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數學雜誌》隨即于1951年11月復刊并更名為《中國數學雜志》,毛主席親自題寫了刊名,在出刊5期后,于1953年改為現名:《數學通報》,請郭沫若同志題寫了刊名。復刊后,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及著名數學教育家傅種孫出任總編輯,一批知名數學家擔任了數學通報的編委。他們秉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致力于推進我國數學的普及和數學教育工作,親自撰寫了大量數學科普文章,大力推介國外數學及數學教育的最新進展。尤其值得我們景仰的是華老和傅老兩位總編,他們以數學在中國的發展與普及為己任,不遺余力地普及數學,廣羅人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為我國數學及數學教育的良好發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也為《數學通報》的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很多文章都已成為數學百花園里的奇葩,時至今日還在不斷滋潤著我們后學。
1959年7月編委會換屆,著名數學教育家丁爾陞任主編。《數學通報》以“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指導下普及”為宗旨,以中學數學教師為主要對象,內容注重于中學數學教材教法,數學書評,數學問題及解答,初等數學短篇創作,近代數學介紹以及數學史等。1966年7月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從1951年至1966年共出刊158期。在此期間,《數學通報》為數學普及和數學教育發表了大量有價值的文章,對推動數學教學改革,提高數學教師水平和數學教學質量起了積極作用。
1979年7月《數學通報》復刊,丁爾陞先生繼續出任主編,原辦刊宗旨不變。后根據當時情勢,數學教育的發展以及廣泛的調研,在1987年更加明確了“《數學通報》是以全國中等學校數學教師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數學教育刊物,她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中等學校數學教師提高數學水平,教學水平和開闊眼界,活躍思想”,在欄目設置上也更加體現了上述辦刊方針。丁爾陞先生前后任主編26年,為中國的數學教育事業及《數學通報》健康發展侵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98年1月編委會換屆,數學家劉紹學出任主編。為迎接21世紀的挑戰,為使《數學通報》更好的肩負起其歷史使命,永葆生機,劉紹學先生廣泛征求了編委、作者及讀者的意見和建議,為此設計刊發了調查表,并于1999年1月刊出了調查小結。這充分體現了劉先生實事求是、虛懷若谷的襟懷。《數學通報》也以此為契機,不斷調整,以期進一步滿足現實需求,完成時代賦予她的責任。
2002年7月編委會換屆,數學家張英伯出任主編。新一輪課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展開,《數學通報》本著切實搞好中國數學基礎教育的目的,懷著對年輕一代的厚愛,抱著振興中華的拳拳之心,積極參與其中,不僅開辟專欄,為廣大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工作者及教師提供了討論交流的平臺,而且還特地組織了幾次研討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張英伯老師更是身體力行,事必躬親,為搞好《數學通報》和數學基礎教育費盡了心血,充分展示了一個學者的社會良知與社會責任感。
《數學通報》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是與眾多編委的無私奉獻和廣大讀、作者的關心愛護分不開的。我們的編委來自科研機構,大學,中學和教育行政部門,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本職工作繁重。但他們始終以辦好《數學通報》為己任,傾注了大量心血任勞任怨地為《數學通報》服務,撰稿審稿,建言獻策,為《數學通報》的良好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70年以來,《數學通報》在歷屆主編及編委會的領導下,始終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秉承我國數學界的優良傳統,堅持學術性、前瞻性、指導性及實用性的辦刊宗旨,為我國的數學基礎教育,為我國中學數學教師隊伍水平的提高,為我國數學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期刊欄目:
數學教育、教學研究、教學園地、說課、教材研究、解題教學、數學史話、學習園地
期刊收錄: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數學通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來稿要求: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資料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
2.文題: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核心內容、主要觀點和論點,一般不用副標題,中文文題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列于作者姓名下方。需提供第一作者簡歷,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民族、籍貫、職務、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如作者單位為2個或2個以上者,按順序分別以“1、2、3……”標注于相應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單位全稱及所在科室用相同序號列于作者姓名下方。摘要和關鍵詞文稿須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文意要一致。摘要形式盡量采用結構式,即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部分,不超過300字。關鍵詞一般為3-8個。
4.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兩個數字符號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標點。一、二級標題需單獨列出,標題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節。文內接排的序號一律用圈碼,如①、②……表示。
5.圖和表圖:表均應有簡明的圖題和表題,不超過20個漢字。表格一律用“三線式”表,勿用斜線、豎線、邊線。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