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雜志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文史雙月刊?!妒兰o》的前身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上海文史》。1989年1月,《上海文史》創(chuàng)刊,內部發(fā)行,半年刊,1991年改為季刊,1992年獲公開出版發(fā)行。其時,著名作家、記者、翻譯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蕭乾先生為加強全國文史研究館系統(tǒng)間的交流合作,推動文史研究,積累史料,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提議將《上海文史》改由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后經國務院領導指示同意,新聞出版總署批準,1993年7月《世紀》在上海創(chuàng)刊。
《世紀》創(chuàng)刊以來,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通力合作,堅持"積累史料、傳承文化"的辦刊宗旨和正確的輿論導向,依托全國文史館系統(tǒng)文史人才薈萃的優(yōu)勢,不斷擴大作者隊伍、拓展選題范圍、豐富欄目內容、提高出版質量,逐步形成了以追求高品位、雅俗共賞、文章史料價值高、可看性強的獨特風格,成為一份全國有影響的文史紀實類刊物?!妒兰o》發(fā)表的文章,強調以作者"親歷、親見、親聞"特色,同時也刊用文史專業(yè)工作者悉心研究的成果。編輯部同仁長期兢兢業(yè)業(yè),堅持以披露百年中國的重要史實為己任,努力為后人留信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世紀》已成為文史研究館文史研究工作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存史資政、以史育人、鞏固和擴大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曾先后獲得華東六省一市優(yōu)秀期刊和百家優(yōu)秀期刊進邊防連隊刊物之一的殊榮。
《世紀》向以知識界人士,尤其是中老年知識分子為讀者對象,讀者群相對穩(wěn)定,讀者遍及全國各地。北京國務院直屬機構在職的副部級以上領導、上海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等都是固定讀者。編輯部積極加強宣傳,拓展發(fā)行渠道,進一步擴大刊物的社會影響。可喜的是《世紀》創(chuàng)刊以來每期都有不少精彩文章被海內外眾多媒體轉載,近幾年轉載率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在當今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編輯部與國內知名期刊網站開展緊密合作,使讀者面超越了國界的限制,全球每一個關注中國百年歷史變遷的人士都可及時讀到《世紀》,擴大了刊物的傳播面和影響力。
世紀雜志收錄情況:
知網
世紀雜志欄目設置:
世紀特稿、史海親歷、史卷拂塵、秘史探蹤、名流綜譜、國共舞臺、故人舊事、海派藝苑、世紀論壇、筆記掌故、
世紀雜志投稿征稿要求:
(一)世紀強調以作者“親歷、親見、親聞”內容為特色,也刊用文史專業(yè)工作者悉心研究的成果。篇幅視文章題材、內容而定,3000-5000字為宜,一般不超過8000字。
(二)世紀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fā)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文史期刊分類 >
熱門推薦期刊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