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論壇是中國政法大學學報,其前身《北京政法學院院報》創刊于1979年,1983 年5月,在北京政法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中國政法大學,原《北京政法學院院報》停辦的同時,創辦《中國政法大學學報》,1985 年更名為《政法論壇》,由彭真同志題寫刊名。
期刊簡介:
《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是以法學為主,兼顧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術理論刊物。本刊主要發表法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特別是法學各學科的學術研究成果,包括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國家與法的理論的研究,闡述對我國法制建設、社會治安以及經濟建設和改革中的法律問題的研究探討,政法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研究,政法教育改革問題的研究和教學經驗介紹,中國古代法律制度、法制思想和法學歷史人物的研究,以及調查報告、典型材料、教材資料、法學書刊評介、國內外法學動態等。刊物辟有:政法專論、立法和司法建議、學術爭鳴、司法實踐、案例分析、經驗介紹等十多個欄目。
期刊榮譽:
《政法論壇》一直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躋身“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2年蟬聯“第二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并獲北京市十佳社科學報第二名。《政法論壇》還是全國高校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高校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單位。常務副主編陸敏編審2002年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主編”稱號。 《政法論壇》得到多方好評,一直受到立法、司法、執法、教學、理論工作者的關注,所反映的研究成果,或被吸收到新編教材中,或被立法機關和政法部門援作工作參考,或榮獲各級優秀論著獎,并為《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所摘引。許多機關和高校對本單位在《政法論壇》發文的作者予以重獎,并作為職稱評定的依據。
報道內容:
《政法論壇》堅持政治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法制實踐、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辦刊方針,以反映法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法制建設的新進展為主要內容,重點關注該校優勢學科,著重刊登刑法學、民商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法學理論,及時反映法理學、法史學、國際法、國際經濟法研究的新信息,積極扶持行政法、經濟法等新興學科,同時兼顧政治學、哲學、管理學、新聞學及公共課的相關科研成果。 一、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嚴格掌握稿件的政治標準,遵守有關政策、法律,遵守出版規范、紀律,無違規出版和違背辦刊宗旨、超越分工范圍等問題。 二、堅持學術性,及時反映法學研究和法制實踐前沿成果。始終堅持學術質量第一,不斷提升學術品位。把握學報性質,支持有現實意義的有價值的重大課題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 三、辦好“拳頭”欄目,形成特色優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組織稿件,發揮我校學科和研究方面的優勢。 四、在堅持學報辦刊宗旨的同時,積極配合學校各項重大工作。 五、積極參加高校社科學報研究會的各項工作。[1]
期刊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