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法律評論》(半年刊)創刊于2001年,由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主辦。
《金陵法律評論》堅持自主、自律的編輯理念,以規范、創新為編輯的基本追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學風和文風,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注重內容的科學性、現實性、創新性,注重理論性與政治性、學術性與知識性、嚴肅性與可讀性相統一。類別包括論文、譯文、評論以及學術隨筆。
金陵法律評論雜志收錄情況:
知網、萬方
金陵法律評論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金陵法律評論雜志投稿征稿要求:
1.金陵法律評論引證資料應當客觀、真實,并應與論證內容有關聯關系。
2.金陵法律評論引證資料應盡可能使用原始資料,并努力反映所引資料的原有含義。如是通過步駐一作品間接引用原始資料,請先注明該原始資料,然后注“轉引自”某一作品。
3.引證一般采用正文與注釋分開的方式,并一律使用腳注,全文所有腳注連續計碼。在正文需要注釋地方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并加方括號標記,引證部分依次列于該頁正文之下。
4.分析勝注釋可以不加械己,也可以使用引導詞作為椒己,如用“參見”、“例如”、“另見”等作為支持論證的引導詞,用“不過”、“但見”等作為與論證內容相反觀點的引導詞。
5.如是以間接引語方式引用他人資料,注釋中應當用“參見”作為引導詞。如是重復使用某一資料,第二次以后的引證可用“前引(X)”等縮略式。
6.一般羅列性注釋的結構:圖書為作者,書名,出版者,出版時間,版次,頁碼:期刊為作者,標題,出版物名稱,出版時間,期號,頁碼;報紙為作者,標題,報紙名稱,出版時間;未能出版的學位論文為作者,標題,授予學位機構名稱,論文答辯時間,頁碼;未見于正式出版物的信札、訪談、發言、演講為作者,具體場合,時間,地點;網上資料為作者,標題,網址,訪問時間。作者(包括譯者)為三人(含三人)以下的,應全部列出,超過三人的,在三人之后以“等”來表示;翻譯作品,應在書名或標題之后列出譯者,且在(原)作者名前注出國別簡稱并加方括號;清代之前的中文文獻,應在作者名前注明朝代名稱并力口方括號;不同作者作品構成的文集或由非作者編輯的他人(或多人)作品的文集,在注明作者與標題后,應注明“載”某某文集。
7.作品作者請略作簡介,在姓名的右上方用星號作標記,簡介內容列于當頁正文之下,包括現所在機構,學銜、學位、職稱、學術專業領域,也可表達作者的相關睛況說明與簡短致謝。
8.外文作品的引證,遵循該文種常用學術引證規范。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