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工學院學報雜志簡介
《淮陰工學院學報》是淮陰工學院主辦的以工學為主,兼顧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和農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讀者對象為高等院校師生員工、科研院所、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的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者。
本刊為雙月刊,大16開,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為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并與全國同類院校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我們熱忱歡迎各高等院校師生員工及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經濟管理工作者踴躍投稿。
本刊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堅持貫徹“雙百”方針,弘揚時代主旋律。以“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術交流,推動教學改革,促進科技進步和對外文化交流”為宗旨。主要以專題研究論文及技術報告等形式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涉及機械、機械設計與制造、工業自動化、計算機應用、供熱通風、工業企業管理、哲學社會科學、教育教學研究、領導科學等十幾種學科,欄目設置主要有專論、系列研究、技術創新與生產實踐等。
淮陰工學院學報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淮陰工學院學報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專家特稿、自然科學、工程科學與實踐、研究開發、哲學社會學、教育教學研究、領導科學。
淮陰工學院學報雜志社介紹
1.本刊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希求學術性和創造性、理論性、實用性較強的稿件。理工科稿件不超過5000字(綜述文章除外),社科稿件不超過4000字,題目不超過20字。凡以國家和省(部)級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課題為內容的論文,應在首頁注腳標明,并注明課題代碼編號。
2.來稿應有題名、摘要、關鍵詞,并有相應的英文對照。摘要以200~300字為宜。
3.文稿要求一式兩份,字跡端正,字體規范,標點清楚,并要求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最多署名3人),次序按貢獻大小排列,用中英文標明工作單位全稱及單位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并請附作者簡歷(姓名、出生年月、籍貫、學歷、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時確定,之后不得另行更亂。
4.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數碼、符號,要求工整、清晰,對容易混淆的字母、數碼和符號,應標明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屬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區別要明顯。量和單位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pH及特殊符號例外),量的單位一律采用正體。
5.文稿插圖請用墨線繪制(線條圖須用繪圖或碳素墨水在白紙或硫酸紙上精確繪制,圖中字符應打字剪貼),要求圖面整潔,線條均勻,有相應的中英文圖名并具有自明性。凡照片要用清晰的黑白照片,并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照片中需標注的符號應另紙剪貼,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圖和照片的常規尺寸以寬7cm或14cm為宜。
6.文稿中的表格盡量采用三(橫)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橫)線,不留豎線和斜線。表格也應有相應的中英文表名并具有自明性,表的內容切忌與圖及文字表述重復,表內同一指標數字的有效位數應一致。
7.來稿所用引文及資料,請核實準確,注明出處。參考文獻的引用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的文獻,應是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列入(一般文獻列入不超過10條),并由作者對照原文核實無誤。文獻標引序號請按文中引用順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引用處標上對應的序號;凡涉及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錄法。
參考文獻注錄格式:
(1)專著的著錄格式:序號作者.書名.版次(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的著錄格式:序號作者.題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縮寫),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3)學位論文的著錄格式:序號作者.題名:〔學位論文].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4)專利的著錄格式:序號專利申請者題名.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8.本刊逢雙月末出版。對錄用的稿件,本刊充分尊重作者的觀點,但有權修改或刪節,不同意刪改者請投稿時注明。本刊不辦理退稿事宜,請作者自留底稿。作者投稿時,請匆一稿兩投,自投如日起,只3個月內未收到錄用通知書,請自行另作處理。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運河經濟與文化研究
清江浦河閘壩與高程考荀德麟 (1)
漕運與運河沿岸制造業的發展劉九偉 (7)
哲學·文學·藝術
朱熹對儒佛之異的辨識及其當代價值黎曉鈴 (13)
潘德輿詩文著述搜集整理的文獻價值探究──兼評朱德慈搜集整理《潘德輿全集》周金標 (18)
變異衍生的新式語言——臺灣水墨的異種嫁接林洪錢 (23)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