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行業經濟
一、引言
所謂食品工業,是指以農業、漁業、畜牧業、林業或化學工業的產品或半成品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連續而有組織的經濟活動工業體系。我國食品工業屬完全競爭行業,以農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為主,精細加工程度不高。總體上,我國食品工業發展處于成長期,產業集中度較低,中小企業多,技術水平較低,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空間狹小。近年來,隨著行業整合及行業成熟度不斷提高,行業利潤向大企業迅速集中,行業龍頭企業漸漸擔當起行業資源整合的主角。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食品工業在中央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和科技進步的有力推動下,已發展為門類比較齊全,既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競爭能力的產業,并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食品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0%以上,為國民經濟建設發揮著支柱產業的重要作用。作為哈爾濱市的四大優勢產業之一,2006-2010年,食品工業的總產值始終在裝備制造業之后位于第二位。2006年以后,食品工業總產值始終保持約20%的高速增長。在哈爾濱市優勢產業中的地位也逐漸提高,從2011年4月,食品工業總產值躍居哈爾濱市四大優勢產業之首,成為哈爾濱市工業發展的龍頭產業,總產值指標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處于中等偏上位置,排名第六。本文試圖從分析發展食品工業對哈爾濱的經濟意義著手,研究這一產業發展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進一步加快發展哈爾濱食品工業提出一些具體建議。
二、哈爾濱食品工業發展現狀
(一)哈爾濱食品工業發展概況
多年來,哈爾濱市高度重視食品工業的發展,確立了“綠色、安全”的發展理念,把壯大食品工業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充分利用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政策引導、招商引資、科技支持、園區建設等措施,著力培育發展食品工業集群,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力度推動食品工業的發展,培育出一批起點高、成長快、規模大、競爭力強的食品加工龍頭企業,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影響面大、帶動力強的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形成了以乳制品制造業、飲料工業、啤酒工業、大豆加工業、肉類工業、糧食加工業以及特色食品加工業為特色的食品與農產品加工產業,成為哈爾濱市國民經濟發展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之一。2006-2010年,哈爾濱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總產值占當年哈爾濱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均在22.8%以上,對哈爾濱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從2006年的14.2%提升至2010年的53.1%。2011年,哈爾濱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共有258戶,實現工業總產值881.2億元,同比增長25%,占哈爾濱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34.0%;實現工業增加值257.0億元,同比增長26.4%,食品工業產值占哈爾濱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4.0%。
(二)哈爾濱食品工業運行特點
2011年,哈爾濱食品工業經濟保持了穩定增長的積極局面,總體呈現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從四個行業來看呈現增長速度“兩高兩低”態勢。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煙草制品業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增幅分別為28.3%和33.5%,分別高于行業平均增幅3.3和8.5個百分點,產值分別占食品工業總產值的60.8%和8.4%,對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7.0%和10.6%,拉動哈爾濱市食品工業增長分別為16.8和2.6個百分點。但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增長速度呈現緩慢態勢,增幅分別為16.9%和17.2%,分別低于行業平均增幅8.1和7.8個百分點,產值分別占食品工業總產值的21.0%和9.8%,對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分別為15.2%和7.2%,拉動哈爾濱市食品工業增長分別為3.8和1.8個百分點。
三、哈爾濱食品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規模小,龍頭企業少
從食品加工業產值和農業總產值的比例來看,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3∶1,全國平均為0.66∶1,與哈爾濱市相鄰的長春市為1.1∶1,而哈爾濱市僅為0.59∶1。由于缺乏集農工貿為一體的大型龍頭企業,產業鏈條難以延伸。世界50家最大食品集團中最小的一家年銷售收入也達300億元人民幣,約是哈爾濱食品工業年銷售收入最多的黑龍江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6倍。2011年哈爾濱市銷售收入百億元以上的企業1戶,50億元至100億元的企業1戶,10億元至50億元的企業12戶。
(二)加工層次低
除雀巢、蒙牛等招商引進的一些精深加工企業外,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圍繞本地原料進行初級加工,淺層次加工產品多,深層次加工產品少;中間產品多,終端產品少;地產地銷產品多,輻射全國的產品少。目前,哈爾濱市60%左右的農副產品仍以“原字號”或初級加工進入市場,價值1元的初級農產品經加工后,在美國可增值約3.72元,而哈爾濱市只能增值約0.38元。
(三)產業集群初具規模,但發育不夠強勢
雖然目前哈爾濱食品工業發展初具規模,但整體產業發育不強,經開區、雙城開發區、賓西開發區及五常大米加工基地還沒有形成大的產業集群效應,特別是五常大米加工基地規模企業少,企業小而散,由于缺少大的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難以快速發展壯大。
(四)缺乏強勁的新增長點支撐
近年來,哈爾濱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工業總產值已由2006年的307.1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881.2億元,增至原來的近3倍,年度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3.5%,尤其是近兩年增速均在25%以上。繼續維持高位增長,需要更大的絕對值增量來支撐。目前食品工業缺少大型項目,在今年新建和續建的30個食品工業億元重點投資項目中,10億元以上的項目僅2個,而2012年能夠投產項目有14個,新增企業投產、達產較慢,產能釋放周期較長,工業投資缺乏大企業大項目的支撐,直接影響到工業的發展后勁。(五)制約食品工業發展的矛盾凸顯一是人才和勞工缺乏問題日益突出。當前哈爾濱市工業人才不足,勞動力流動性強,人才和勞動力外流現象日益突出,一些發展較快的企業經常出現招工難、招合適技術工更難的現象。二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物價高位運行、融資難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企業正常運行發展。企業項目的實施主要依靠企業自籌和銀行貸款,現有工業企業許多處于發展起步階段,規模小,無資本積累,流動資金普遍短缺,嚴重制約了工業企業的持續發展。三是個別行業受特殊原因影響,發展緩慢。如乳制品行業受問題奶粉事件影響,加大了進口乳制品對國產乳制品市場的沖擊,行業發展處于低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