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圖書檔案
目前在專業出版領域,國際貿易類教材可謂五花八門,很多經濟類出版社和大學出版社都有這個教材品種,且絕大多數都屬于著者本人“自產自銷”,但是,一本出版于2006年,至今修訂4版,已銷售數萬冊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像一匹黑馬,闖入了國際貿易圖書市場,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這就是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的《國際貿易實務精講》。
這本書的成功,基本靠讀者口耳相傳,出版社在營銷上并沒有花多大精力。在出版社普遍面臨改制帶來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對一本普通教材進行全方位營銷也不太現實。那么,到底這本書與別的教材有何不同之處?為何如此深得讀者之心?
這還得從目前國際貿易實務教材的現狀說起。雖然國際貿易實踐領域,進出口交易數字被不斷刷新,新的信息工具和貿易工具層出不窮,相關貿易政策和貿易規則也在不斷完善和更新,但是,這些變化卻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在國際貿易實務教材當中,或許是靠了高校教師的“自產自銷”,這些教材還是自說自話,一堆概念,一堆理論,讀者往往背了一本書,還是搞不懂國際貿易應該如何做。
實際上,一本好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應該達到兩個標準:一是它對知識點的把握是精準到位的,這樣它的闡釋才能切中要領,而不是只帶給讀者一個個模糊化、抽象化的概念;二是結合實踐并能直接運用于實踐。國際貿易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讀者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順利地進行國際貿易實務操作,一本好的國際貿易教材必須從實踐出發,把知識點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讓讀者能在扎實的知識背景下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很明顯,《國際貿易實務精講》的作者朝著這樣的標準做了大量努力,這本書與一般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于:
1.它對國際貿易每個環節的闡釋,都緊密結合實踐。在表述完知識點以后,作者常常會以自己多年的外貿業務經驗提示讀者,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應該以什么方式應對,而且運用大量實例來進行說明,“例如”“注意”這樣的字眼在本書俯拾皆是,這些結合實踐的深度說明對讀者而言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2.它是國際貿易實務知識的“精講”,這具體體現在它對國際貿易實務不僅僅停留在一般性的闡釋上,而是分清主次,對重要繁雜的內容,作者往往會條分縷析,層次清楚地一點一點加以詳細說明,使這些重要而難學的知識不再是讀者懼怕的雷區。
3.它的講解非常通俗易懂,這不僅僅是因為作者語言平實,而是更得益于大量圖表的運用。本書的圖表均為作者長期以來在扎實的實務知識基礎上思考提煉而來,它把知識點貫穿起來,實際操作流程也因此變得一目了然。
可見,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教材的出版,還是要以實用為第一原則,編輯在策劃該類圖書的時候,首先要把自己設想成讀者,仔細體會國際貿易是一門活的學科,僵化的純理論式講解難懂也難記,而生動的例子和實踐經驗總結往往會讓人豁然開朗,緊緊把握住實用這條主線,并在此基礎上,盡量選擇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作者,以便編輯理念能夠得以很好地貫徹。
當然,在此基礎上,編輯還應該做更進一步的工作。1.通過對一線教師的調研,對反饋意見的整理,進而,編輯與作者做好溝通,最好能夠做好特別為上課準備的相應的配套PPT,并能開通專門和訂購本書的高校教師往來的郵箱,以便及時解決一些疑難和復雜的問題。2.目前有關國際貿易的論壇非常活躍,編輯應該建議作者積極參與同讀者的網上互動,比如福步論壇就專門開辟有“外貿教師”專欄,也很歡迎老師建立自己的專門討論帖子。通過這樣的網上互動,作者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到讀者的困惑、教材的不足之處以及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議,這對教材的不斷完善是大有幫助的。3.國際貿易的政策、規則、操作手法是不斷變化的,讀者的閱讀取向也會因社會成長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出版方絕對不能偷懶,不能一本教材賣十年!要做到在內容上不斷更新改版,在形式上作一些提升讀者閱讀興趣的變化,讓人感覺這本書是在不斷完善的,總是以新的面目出現。
總之,實用為王,同時做好配套,保持適時更新,這才是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