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
學習動機是指引和激勵學生進行學習的需要和內部動力[1],并影響其學習活動的持久性和學習成就。臨床見習是護生由基礎理論學習轉向臨床實踐的過渡階段,而初次接觸臨床可能會削弱護生的專業思想與態度[2],繼而影響學習動機的提升與維持。鑒此,本研究通過調查以了解臨床見習前護生的學習動機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為探索有效激發臨床見習護生學習動機的方法,促進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抽取某醫學院已完成系統的基礎課程學習,而尚未進入臨床見習的在校護生302人,其中本科護生105人,專科護生79人,高職本科護生118人;女生277人,男生25人;護生年齡為19-25歲。
2.研究方法。
采用田瀾等在2006年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動機問卷》進行調查。該問卷包含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2個分問卷,共34個題項。問卷采用Likert5點記分法,要求調查對象判斷每一題項所描述的內容與其實際情況的符合程度,由1分至5分分別表示“非常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一半符合一半不符合”、“比較符合”和“非常符合”,所得分值越高提示該維度的動機越強。各分問卷的信度系數在0.77-0.84之間,問卷的同質性信度為0.90[3]。在征得調查對象同意后,由研究者使用統一的指導語,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填完后問卷當場回收。本研究共發放問卷302份,刪除明顯無效或作答不完整的問卷14份,有效回收問卷共288份,有效回收率為95.36%。3.數據處理。本研究所得數據均由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主要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等方法。
二、結果
1.臨床見習前護生學習動機的總體特點。
學習動機各分問卷得分與相應中等臨界值分(中等臨界值分3×題項個數)的比較,采用單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1。
2.臨床見習前護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
(1)影響臨床見習前護生學習動機的單因素分析。以學習動機為因變量,以性別等因素為自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或方差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見表2。(2)影響臨床見習前護生學習動機的多因素分析。以學習動機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家庭經濟收入、專業認識和生源地共3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結果見表3。
三、討論
1.臨床見習前護生的學習動機現狀。
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見習前護生的總體學習動機、內部學習動機與中等臨界值分比較沒有統計學差異,強度居中等程度;外部學習動機低于中等臨界值分(P<0.05)。反映了臨床見習前護生的注重個體性意義的求實傾向,學習動機較多地與個人利益、自身目標相聯系,而考慮學習的社會需要、價值、意義等較高境界的外部動機所占的分量較少[4]。
2.影響臨床見習前護生學習動機的因素。
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影響臨床見習前護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為專業認識、家庭經濟收入和生源地,其中能充分認識護理專業、家庭經濟收入偏低的農村護生學習動機相對較強,相反不能充分認識護理專業、家庭經濟收入高的城鎮護生學習動機相對較弱。單因素分析顯示存在不同專業認識的臨床見習前護生的學習動機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主要是因為正確認識護理專業現狀和前景,使得護生能夠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推動其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以滿足自身的內部需求。臨床見習前農村護生的學習動機高于城鎮護生(P<0.01),這可能與農村護生所處的家庭環境有關,他們更渴望通過努力學習而改變自己及家人的命運[5]。家庭經濟收入高的護生學習動機較家庭經濟收入低/較低的護生要弱,主要與他們生活無憂和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關,家庭經濟收入高的護生不會擔心將來生活拮據,不能深刻體會當今社會的競爭,并且就業存在依賴他人的現象;相反,家庭經濟收入低/較低的護生生活困難,強烈希望通過努力增加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儲備,來獲得更好的生活[6]。由此提示護理教育者與管理者應對家庭收入高的城鎮護生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重視,以降低相關因素對護生學習動機的影響。
四、小結
臨床見習前護生學習動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7],護理教育者應根據臨床見習前護生的學習動機特點,采取有效的干預方法與手段,進一步激發其學習動機,不斷提高臨床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