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胡朝懿
今年3月,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組建交通運輸部,將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職責,建設部的指導城市客運職責,整合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國家郵政局改由交通運輸部管理。”這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推動建立綜合運輸體系邁出的重要一步。
交通運輸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產業,現代交通運輸業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種運輸方式,各有其獨具的優勢和最佳服務范圍。人員交往和物資交換,往往需要幾種運輸方式的接力才能實現“門到門”運輸。根據交通運輸業的客觀規律和服務特點,要求各種運輸方式互連成網、無縫聯結,建成現代化的綜合運輸網絡體系,才能提供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運輸服務。這是交通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也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正在走過的路。新中國成立后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基本上是沿用前蘇聯的管理模式,鐵路、公路、水路、民航,中央各設直屬部局管理,各自建設運輸網絡,矛盾甚多,早已不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
改革開放后,黨中央、國務院按建立綜合運輸體系的要求,兩次向全國人大代表提交改革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方案,因各種原因未能實現。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在建立我國綜合運輸管理體制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一,改革方案明確,交通運輸部的主要職責是擬訂并組織實施公路、水路、民航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承擔涉及綜合運輸體系的規劃協調工作,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很明顯,這是全面管理各種運輸方式、建立綜合運輸體系管理體制的一種過渡機制,不僅直接將公路、水路、民航納入管理范圍,而且承擔涉及綜合運輸體系的規劃協調工作,這將有利于推進綜合運輸網絡的建設和銜接,整合各種運輸資源,發展現代物流。
第二,將原來建設部指導城市客運的職責,整合劃入交通運輸部。這適應了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程,解決長期以來,城鄉客運市場分割、劃地為牢、無序競爭的局面,有利于減少客運中轉環節,形成統一、銜接、暢通的城鄉客運市場,為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提供交通保障。
第三,更重要的,這次改革不是單純的政府部門機構變動,而是強調緊緊抓住轉變政府職能和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這有利于國家交通主管部門加強和改善對建立全國綜合運輸體系的宏觀調控,避免政出多門、推委、扯皮的事情發生。
所有這些改革,無疑對建立全國統一的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安全、高效、便捷、暢通的運輸通道,是進了一大步,我們期望這個方案在落實中進一步完善。這次改革方案,鐵道部仍然保留,但要繼續推進改革。我們相信,鐵道部通過進一步改革,遲早會納入綜合運輸管理體制之中。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已形成比較先進的綜合運輸網絡。省交協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曾兩次上書省委、省政府,建議建立綜合運輸的管理機制,并推動各中心城市先行一步。目前,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等中心城市已先后初步建立了管理綜合運輸的政府機構,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后,省政府建立綜合運輸管理機構的條件更趨成熟,我們期待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