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德育論文
本文作者:高彥峰 單位:保德縣職業中學
職高的政治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和職業修養教育的主陣地。可是職業高中政治課表面上學校領導和教師都很重視,但實際操作上由于大家共認為超越時代紙上談兵而讓不少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導致徒有虛名的重視,看似地位很高,但實則起不到應有的德育效能。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效能呢?
一、確立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職業道德修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關系到為祖國培養接班人的大事,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方面。職業高中學生的時間以在校學習和生活為主,學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教師要“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均衡性、實效性及持久性。當前社會教育功能較弱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環節,所以教師要抓住學校教育這一關鍵環節,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作為職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教學目標,全面實施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教育,提高學生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對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方法與措施的研究,把職業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到位。
二、改革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重視和認識,但針對學生對政治課敬而遠之的學習態度,還必須適應于當前國際國內社會經濟生活形勢及職業高中學生特點,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遲效性、長期性及反復性,有的放矢的采取靈活多變、新穎而又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融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國門的打開,改革開放使我們經濟突飛猛進,但社會環境中物欲橫流、良莠不齊的各種思潮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也相繼涌入校園,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低級趣味消極腐朽思想隨著電視、電腦等媒體和充斥街頭巷尾的影像市場,通過學生的耳聞目睹對職中學生長期存在著消極影響,由于學生生理年齡和心理上尚不成熟的特點,所以他們缺乏對是非、真假、善惡的分辨能力,對不良影響也缺乏必要的抵御能力,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蝕和侵害。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種教學活動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只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使學生充耳不聞,成為流于形式的走過場。對學生存在的違法違紀現象和問題要注重預防和引導,而不能出現了問題后再進行滯后的疏導和教育;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每一點每一滴的進步,抓住學生身上的每一個優點,進行及時的鼓勵,不斷地進行獎勵表揚,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興趣,而不能只是進行亡羊補牢式的被動懲罰性教育。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真正提高政治教育效率。
三、實施情感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政治課不受學生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的教師把思想政治課當成不帶感情色彩的理智型說教,只注重憑一味的灌輸以理服人,而不注重情感投入,缺乏以情感人的力量,其結果是課堂平淡無奇,枯燥乏味,學生是口服心不服而敬而遠之。政治課的學習過程,不僅以嚴密的思維活動貫穿始終,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伴隨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強烈的情感活動,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起到促進或阻礙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課中,理論和情感都是政治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教師應該十分重視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使政治教學內容和方法都能夠符合學習活動的內在規律。在教學實踐中,既要注重給學生系統傳授政治理論知識,還要做到情理交融,走進學生的心靈,激起學生愛國主義等崇高情感,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功能。而課堂教學中以深沉、真摯的情感,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加深理解,并能夠自覺鞏固和運用。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起到恰如其分的主導作用推進自主學習,根據教學內容落實對學生的文明行為及習慣養成教育、國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時事教育。千方百計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對于挫折堅強的意志和心理耐挫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使政治課起到應有的德育功效并終生受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