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低碳經濟拓展論文
本文作者:王心竹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
1851年英國舉辦的世博會獲得巨大成功,從那以后,會議業和展覽業就組成了會展業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備受世界關注,其逐漸發展成為經濟中新的增長點。近年來,我國會展業異軍突起,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而低碳經濟的出現更是為會展業的繼續發展帶來了機遇。
一、低碳經濟與會展業發展
英國2003年的《能源白皮書》中概述了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低碳經濟,指的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運用技術和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減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保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其主要特征是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構建低能耗和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體系。2010年,我國正式開展低碳產業建設試點工作,低碳經濟正在對我國產業體系產生影響,會展業也是其中之一。一般來說,低碳經濟對我國的會展業發展影響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一是,低碳經濟指引著會展產業的發展方向。
以上海世博會為例,其基本建設理念就是“低碳、綠色”。它在建設過程中始終以低碳經濟的理念貫穿規劃、設計、使用到后續利用的全過程,始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出發點。世博會的建設和舉辦不僅推動了上海經濟發展和向世界展示中國以及上海的形象,還為實踐低碳經濟理念和指引會展業發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二是,會展業本身就是低碳產業體系中較為主要的產業體系之一。會展產業收入很高,盈利巨大,沒有污染,被稱為“綠色產業”,和房地產業以及旅游業一起被稱為當今世界三大新經濟產業。超過兩層的會展產業利潤,效益高、污染低,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會展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會展產業的共贏互動效應能拉動或間接帶動其他幾十個行業的發展;會展產業的信息技術和商品以及人才,增強了不同城市和企業的競爭力;會展產業不只是能提供就業,還能依靠共贏互動效應帶動相關行業發展,解決就業;會展產業也是經濟發展的windvane,能夠預示經濟發展的狀況,是低碳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產業之一。
二、會展業低碳經濟模式下的發展方向
1.低碳經濟將必將成為會展產業的基本理念。低碳經濟的提出,為會展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導,同時低碳經濟或者低碳模式會成為我國會展業發展的基本理念。甚至于可以說,在以后會展業的發展中,低碳經濟將會成為一個標準,至少是環保的標準。中國會展產業要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方式,減少煤炭石油的消耗,減少氣體的排放。
2.低碳經濟倡導會展產業的綠色健康的消費方式。會展產業被稱為“綠色產業”,然而目前中國會展產業中仍然存在能源和資源浪費等現象。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將倡導會展產業采取綠色健康的消費方式。這是低碳經濟與會展產業可持續發展方式的結合方式,也是將來會展產業的重要消費形式。在保證會展業各方適度消費的情況下,杜絕為了追求奢華或者純粹為了追求排場而產生的面子消費,倡導合理飲食、低碳住宿、重復利用會展資源。這樣不僅為參展參會企業降低成本,還為舉辦方節省成本,并從更大的社會范圍看可節省各種資源,樹立了良好的低碳社會形象,進而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三方面效益的和諧發展。
3.低碳經濟會促進專業化和國際化會展產業的發展。國際會展發展主要趨勢是,展覽的專業性已成為發展的主流和發展趨勢。隨著低碳經濟的影響,會展產業也會向著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由于綜合性會展業已經開始出現下降趨勢,而且由于門類過于全面,導致對觀眾或者參觀者吸引力不夠,同時還造成了大量資源的重復浪費。在低碳經濟模式下,會展業會逐漸成為專業化的展會,如近兩年我國日益火爆的汽車博覽會,吸引了眾多汽車廠商和消費者參與。另外,隨著國際經濟體系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低碳經濟及低碳技術會在全世界推廣和使用,會展業也會引來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4.低碳經濟會引導會展產業的網上展覽發展方向。電子商務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會展業在低碳經濟的理念指導下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使會展產業向網絡拓展。根據低碳經濟的基本理念,互聯網這個場所是最為綠色和節能的。互聯網能超越時空的限制,使會展產業可以借助其展示產品、交流信息、從而將互聯網作為實物會展業的重要補給。目前,網上展覽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出現,其方式包括網上招商引資、網上國際會議、網上展覽等。因此,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網上展覽作為最具有低碳經濟的的會展業模式將會得到發展,其發展前景可期。
三、我國會展業在低碳經濟模式下的發展對策
1.明確政府的定位方向,為會展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如今政府的定位成為中國會產業發展的主要外部環境問題。在全國很多舉辦的展會中,很多都是地方政府主辦的,這樣一來,政府同是管理者,又是參與者。在這種模式下,勢必導致運行效率低下,而且運行成本還較高,此外由于政府的市場參與,將民營會展企業擠出了市場,不利于市場行為主體的自由競爭。因此,政府應該主要是明確自己的定位,只定位于管理者和裁判員,只是對市場進行規范與管理,而不參與其中的具體經營。同時,也為民營經濟中會展業企業留出更大的發展空間,保護和支持地方民營會展企業的發展。
2.整合會展產業資源,加強產業間聯合,實現優勢互補。低碳經濟除帶來新的發展理念之外,還帶來了新的競爭模式。目前中國會展產業中的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力還需加強。低碳經濟會促進會展業專業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從而也會將國際上競爭力強和專業性強的會展企業引入中國,因此,中國應大力加強會展產業的資源整合力度,加強聯合,加強中小會展企業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培育出一些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性會展集團。一是可以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加強企業的股份合作或者重組收購,做大做強會展企業集團。二是通過會展業合作,加強品牌和專業化建設,力爭做大會展品牌和形成專業性的會展企業,做強我國的會展規模與競爭力。
3.開發低碳會展產品,創新低碳會展模式。當今的低碳技術主要是關于節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技術、減排等方面的低碳技術。中國會展產業應運用上述先進的低碳技術開發和設計會展產品。例如,在展覽建筑的建設中,可以吸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采用可再生材料搭建會展建筑,如上海世博會中英國館的建設中,就大量采用了植物和可再生材料。其次,可以運用低碳經濟模式創新會展產業模式。如可采取提倡會展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都參與會展建設中的低碳建設和低碳經營的關聯產業鏈低碳經濟模式,從會展業的源頭,就采取低碳技術,將會展業整個產業鏈的能源消耗和資源消耗降到最低,從而節省運營成本,提高各自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