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職稱論文
作者:金彥 劉曉策 李波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如何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穩定專業技術人員隊伍,調動他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按照市局的統一安排,我們深入到縣(市、區)對非公有制企業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進行了調研,找出了存在的問題,并對南陽市非公有制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做好此項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一、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現狀
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情況來看。南陽市非公有制企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3600萬人,通過考試、評審等形式取得高、中、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9500余人,占40%。其中,高級職稱167人,占0.7%;中級職稱2400人,占10%;初級職稱6933人,占29.3%。從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結構來看。南陽市非公企業中具有中專以下學歷的1.2萬余名,占人才總量的73%;具有大學專科學歷的4200名,占人才總量的17.7%;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2058名,占人才總量的8.7%。從專業技術人員的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的10007人,占人才總量的42.4%;36~45歲的8775人,占37.1%;46歲以上的4818人,占20%。從調研情況看,南陽市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呈現出以下特點:
1.服務范圍不斷拓寬。凡在南陽市工作、與單位確立了人事、勞動關系的非國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不受戶口所在地限制,均可通過相關渠道申報評審職稱和參加各類專業技術資格、職業資格考試。
2.申報渠道不斷暢通。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專業技術資格和職業資格考試等方面,非國有單位與國有單位人員一視同仁,實行統一評審程序、統一標準條件、統一評審組織、統一職稱證書和統一管理辦法。同時把非國有單位職稱評聘納入正常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范圍,積極為非國有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提供最簡便、最高效的服務。
3.評價辦法不斷創新。在評價手段上不斷探索適合非公有制企業職稱評定新路子,評價辦法由單一的“評審”發展到“以考代評”、“考核認定”、“考評結合”等多種形式,體現以業績能力為導向的評價辦法,充分調動專業技術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4.申報職稱人數逐年遞增。從調查結果看,截至2010年年底,南陽市非公有制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總量增加到9500余名,與2000年相比增加6000余名。其中非公有制企業中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為2567名,與2000年相比增加2100多名。
5.職稱結構及分布漸趨合理。年齡較小的專業技術人員,沒有太多思想包袱,在非公有制企業就業的相對較多,取得職稱的人數不斷增加。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廣納人才優惠政策的出臺,非公有制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進程進一步加快,現有各類人才的學歷及職稱,基本上呈由低到高逐步遞減的梯次結構。
二、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存在問題
1.政策落實不到位。一些非公有制企業存在著重引進輕管理、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不能把職稱改革相關政策落實到位。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難以像國有企業員工一樣普遍享有職稱評定待遇,在薪金方面,不與專業技術職務“掛鉤”,造成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的熱情不高。加之流動性較大,工作崗位固定,也使非公有制企業人才在職稱評定上受到很大影響,挫傷了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2.缺乏職稱管理人員。大部分民營企業無相對固定的職稱管理人員,政策宣傳不到位,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對職稱政策、申報渠道、評價標準都不了解,職稱申報呈現無序化。
3.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偏低。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絕大多數是低學歷的技能型人才、操作型人才,創新能力不強,不能進入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去評審職稱,阻礙企業發展,直接影響企業資質,導致企業缺乏競爭力。
4.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分布不均。縣域之間偏差較大,企業與企業之間相差懸殊。市屬民營企業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較多,且具備中、高級職稱的人數較多,而有的縣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三、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的思考
非公有制企業在活躍經濟、吸收勞動力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和穩定社會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有很大因素取決于人才隊伍結構及人員素質,因此為穩定非公有制企業人才隊伍,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我們認為,繼續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是十分必要的。
1.增強非公有制企業競爭力,實際上是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首先必須擁有人才,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怎樣才能儲備人才、使用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給專業技術人員解決后顧之憂,解決他們的專業技術職稱就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同時,對企業也帶來了實惠,因為專業技術職稱人數決定非公有制企業資質。
2.職稱評審能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素質,促進技術創新能力。前面已經提到非公有制企業中真正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占全部職工總數的比重偏低,而中專以下學歷人員所占比重高達73%,可見非公有制企業的人員素質結構偏低,而他們中有一定數量的人員是在技術崗位。要在職稱評審中唯學歷唯論文,是不利于人才隊伍的穩定和提升他們的素質的。
3.職稱評審能給專業技術人員一個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成績認可和評價,也是專業技術人員自身價值的體現。當前,大中專畢業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業就業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大多數非公有制企業技術含量偏低,不需要更多的理論知識水平,甚至可稱之為簡單操作,無法體現自身價值,因此,在當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對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審可以推動大中專畢業生到非公有制企業中就業。
4.在非公有制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中要正確處理好業務理論與實際能力的關系。非公有制企業的管理不像國有大中型企業規范,專業技術人員學習、進修、培訓等相對較少,大都注重工作生產的效益,這就使得人才的價值體現在實際的工作能力中,因此,對待非公有制企業人才隊伍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就要從實際出發考慮他們的工作業績,不能唯學歷、唯知識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