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班主任德育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沈汝英 單位:遂溪縣城月鎮城月中學
結合社會發展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多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了錯誤的思想觀、認識觀。針對這樣的現象,班主任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若一味地進行理論講解,不僅達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達不到教學目的。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若結合社會發展形勢,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聯想到社會的實際發展狀況,在認識到德育學習重要性的同時,還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與人文修養。例如:針對當前社會轟動一時的“藥家鑫”事件,教師可以結合社會輿論以及學生自身的道德認識,再針對當前學生犯罪事件進行分析,在提高學生思想警覺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認識觀。
結合學生課余活動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結合學生的課余活動,使學生在課余活動中形成團結友愛、相互幫助的品質。同時,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矛盾進行及時的處理,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以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課余活動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以便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存在的錯誤,及時改正錯誤,避免不良習慣的形成。針對一些“冥頑不靈”的學生,教師應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用事實對其進行引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其在認識事實的基礎上,及時更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觀念。例如:班主任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拔河比賽、籃球比賽、排球比賽等課余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其集體榮譽感,養成團結互助的優秀品質。
結合學生年齡特點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結合以上三點之外,還應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思維分析能力來進行德育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認識觀,更好地對事情進行獨立的分析。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對社會的認識程度,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德育教學中,針對低齡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講一些成語故事或者播放動畫片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孔融讓梨、小英雄賴寧、喜羊羊與灰太狼等故事,對學生的品德進行培養。而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社會上一些“特別”事件對學生進行教育,如:針對轟動一時的“彭宇”事件,教師可以結合中國的傳統美德以及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重心來培養學生的德育觀。只有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的德育教育方式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提高教師德育教育的教學質量。
總結
綜上所述,班主任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能否把握時機,將直接決定著德育教學的教學質量。由此就需要班主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能夠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日常生活中相關事件,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將德育教育滲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便于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身道德素質,深化思想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