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麻醉學論文
作者:金艷 陳敏 金振曉 鄭奇軍 王新利 趙? 崔勤 單位: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體外循環的建立經胸骨正中入路,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剪開胸骨,充分暴露心臟及大血管組織,靜脈給予普通肝素(3mg/kg),進行肝素化[激活凝血時間(ACT)大于400s],在主動脈根部做荷包后行主動脈插管(14Fr,科威),同樣于右心耳及下腔靜脈插管(16Fr,科威),充分排氣后經CPB管道(科威)與CPB機(Sarns7400,美國)、變溫水箱(Sarns)及膜式氧合器(小型,科威)相連。用平衡鹽液以20~25ml/kg進行預充,灌注流量為80~120ml/(min•kg),維持靜脈血氧飽和度(SvO2)>65%,灌注壓維持在50~80mmHg(1mmHg=0.133kPa)。模擬臨床完成CPB模型建立。CPB建立后,逐步進行全身降溫,溫度降到30℃左右時阻斷升主動脈,并用針頭插入主動脈根部,灌注心臟冷氧合全血停搏液(15ml/kg)[2]使心電活動消失,同時停止機械通氣,阻閉30min后開放升主動脈、全身復溫,復溫至34~35℃,心臟內排氣,有室顫情況發生時立即使用電除顫復律,同時恢復機械通氣,調整酸堿度和電解質情況,于30min后逐漸撤離CPB,拔除靜脈插管及主動脈插管。
監測指標研究中監測麻醉誘導后即刻(基礎值,T0)、CPB前即刻(T1)、開始復溫后5min(T2)、停CPB即刻(T3)及停CPB后60min(T4)5個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及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SvO2、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及血乳酸(Lac)水平。
圍CPB期血流動力學狀況所有實驗豬在麻醉后至CPB前均維持良好血流動力學狀況(見圖1),其中4只在復跳后給予小劑量腎上腺素復蘇,而后保持良好血壓及心率。n=12。與基礎值比較,bP<0.01。
圍CPB期內環境變化術前至轉流過程中SaO2一直維持在100%;SvO2在阻閉升主動脈后開始下降,到開放升主動脈時達最低點;Hct在轉機后呈中度稀釋,血Lac水平在CPB后逐步上升(見圖2)。2.3心臟復跳情況實驗豬8只(67%)在開放升主動脈后心臟自動復跳,4只(33%)行電除顫后復律。
SaO2、SvO2和Lac是反映氧供的重要指標。實驗中SaO2一直處于良好飽和狀態,提示氧合器功能良好;SvO2在轉機后有所下降,但無統計學差異及臨床意義。Lac是組織灌注的敏感指標,影響Lac的因素較多,如血液稀釋、體溫下降、血管收縮等,通常在CPB后出現明顯上升,在CPB結束時達峰值,術后12h后緩慢下降。實驗豬術中灌注壓相對恒定,Lac上升考慮主要與CPB中的血液稀釋、中低溫以及低體溫所導致的血管收縮有關,與臨床情況也比較相符[3~6]。盡管實驗豬在圍CPB后出現顯著HR及mBP變化,但是符合CPB后變化規律,其中4只豬應用微小劑量腎上腺素靜脈泵入后mBP在停機前恢復到術前水平,保證順利脫機。
由于豬和人在解剖學、生理學上有極大的相似性[7],國內外在做大動物實驗時多應用豬更具參考價值,如建立各種大動物模型或進行藥物及其它實驗等。但小型豬在解剖學上又有它的特點,因此,在建立此類動物模型上還應注意以下問題。麻醉給藥途徑①由于小型豬皮下脂肪較厚,因此在麻醉誘導時不宜選肌肉注射作為給藥途徑,以防肌肉注射不到位,麻醉無效,而被動追加過多麻醉劑,最終導致麻醉藥物蓄積過量;②經外周靜脈給藥時不宜選用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藥物,以免因強烈刺激產生疼痛,使小型豬不能耐受注射,引起不必要的麻煩;③小型豬性格較溫順,在沒有麻醉前,接觸它的動作宜輕柔,不宜“壓麻”,可選擇耳緣靜脈穿刺麻醉,此時僅需暴露出耳廓,輕柔消毒、穿刺、置管,小型豬對上述動作均能夠耐受。
氣管插管方式小型豬聲門非常低,而且開口的程度不如犬類大,因此氣管插管時,喉鏡宜選用最長鏡片,必要時還可用環鉗輕輕牽拉舌頭幫助聲門暴露,在氣管插管完成前,切忌使用肌肉松弛劑。CPB插管方法小型豬胸升主動脈位置較深,升主動脈置管時,容易成角,主動脈插管宜選用14F管道,以保證足夠灌注血流,心包內下腔靜脈顯露及長度受限,而膈上至心包外段的下腔靜脈較長,相對容易暴露,因此在行CPB插管時,宜在心包內進行,阻閉時上腔靜脈及主動脈插管在用常規位置,而阻閉下腔靜脈應選在心包外進行。CPB過程中的Hct控制體外循環過程中需要一定程度血液稀釋[7],一般要求Hct在23%~25%,過高可能導致微循環灌注不足,過低又可能造成血紅蛋白攜氧能力不足。小型豬血容量比如同嬰幼兒,較成年豬大[7],稀釋過程中Hct控制較難,用晶體液按20~50ml/kg中小劑量進行預充,Hct基本上可滿足生理需求,這時心臟冷停跳液的成分對Hct影響就顯得非常大,本實驗采用全血冷灌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減輕了血液稀釋,減小對超濾的需要,有益于CPB后心臟復跳。
減少術中出血在建立CPB時還需注意游離組織時應注意盡可能減輕損傷,減少出血,必要時可應用電刀或電凝止血,保持切口干燥,由于實驗豬的胸膜較薄,在建立CPB時可能傷及,CPB過程中的血液有可能下漏入胸膜腔中,若發現CPB模式氧合器血平面難以維持,應警惕有血液進入胸腔的可能,需及時吸出胸腔內存血;一方面有益于CPB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保持一定水平的Hct,Hct過低可導致血紅蛋白攜氧能力差,導致乳酸水平升高。
綜上所述,小劑量麻醉誘導、中小劑量預充與全血冷灌法建立的小型豬體外循環模型,循環穩定、血液稀釋輕、干擾因素少、復跳順利,可以為CPB條件下開展研究提供合適的動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