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企業稅收論文
作者:王旭 單位:汾西礦業集團賀西煤礦
資產收購的稅收籌劃。煤炭資源整合并購中的稅費有時能占到整個并購成本的10%甚至更多的比例,但不同的并購方式以及不同的并購結構,稅種、稅負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按照出資方式來劃分,并購可以分為資產收購和股權收購兩種。資產收購是收購目標公司的資產,收購的資產不同,涉及的稅種也會有較大差異。作為被收購企業來說主要是涉及資產轉讓,在資產轉讓過程中,按照現行稅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應視同銷售征收相關稅收。收購企業僅涉及到印花稅、契稅以及收購資產的計稅基礎等問題。如果被收購企業涉及存貨、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等的處置(轉讓給收購方或自行銷售),就需繳納增值稅、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等。收購企業可能需繳納印花稅、契稅等。
股權收購下的稅收籌劃。股權收購是直接整體收購目標公司的全部股權,相比資產收購來講,涉及的稅種較少,主要是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契稅。另外,在考慮交易架構和方案時,除了稅收成本,還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參與資源整合的礦山企業還要注意國家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煤炭資源整合中稅收籌劃的具體操作方法
1.選擇低稅負。選擇低稅負,即降低稅收成本,提高資本回收率。低稅負方案的選擇又可分為稅基最小化、適用稅率最小化、減稅最大化等具體內容。在既定納稅義務的前提下,除非有零稅負點可供選擇外,選擇低稅負點可以減少稅款支付,直接增加稅后利潤,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在會計準則許可的范圍內,選擇實現“低稅負最優方案”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是:會計準則允許對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選擇,比如企業可以選擇材料的計價方法,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計提方法,選擇費用的分攤方法等。
2.選擇遞延納稅。稅款的滯延相當于提供給企業一筆同稅款數額相等的無息貸款,從而改善企業的資金周轉,而且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延期繳納的稅款幣值下降,相應減少了實際的納稅支出。遞延納稅包括遞延稅基和申請延緩納稅兩個方面。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遞延納稅取得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增加稅后利益,對企業財務管理分析來說,可以獲得機會成本的選擇收益。
3.避免因稅收違法而受到損失。根據稅收籌劃最終目標的要求,在稅收籌劃時不僅不能選擇偷稅,而且要隨時注意避免稅收違法行為的發生,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稅收風險”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稅后利潤最大化的最終目標。
稅收籌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用足國家的稅收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具有有效的引導、調整作用,尤其是對技術創新、防治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是企業必須研究和利用的平臺。選擇稅收優惠作為稅收籌劃突破口時,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企業不要曲解稅收優惠條款,濫用稅收優惠,以欺騙手段騙取稅收優惠;二是企業應充分了解稅收優惠條款,并按規定程序進行申請,避免因程序不當而失去應有權益。
1.對增值稅的籌劃。在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中,對企業購置的用于污水、固體污染物處理等方面的環保設備應允許進行進項抵扣,從而鼓勵企業對先進環保設備的購置與使用。
2.對企業所得稅的籌劃。我國有關稅收政策中,對于企業采用先進環保技術改進環保設備、改革工藝、調整產品結構所發生的投資應給予稅收抵免,以促進企業的環保與防治污染的技術性投資。此外,對環保設備生產企業和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防治污染企業的固定資產實行加速折舊制度,對環保類企業和一般企業環保類的研究與開發費用可以加倍扣除,以促進該類企業技術設備的進步與技術創新。
一是盡量注意選擇節稅空間大的稅種。理論上,稅收籌劃可以針對一切稅種,但由于不同稅種的性質不同,稅收籌劃的途徑、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企業作為微觀經濟組織,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一方面應當考慮本身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也應當自覺地使自身的生產經營行為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要求盡可能保持一致。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決策時,就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要求,自覺排除國家限制發展的那些產業領域,以此來減少市場風險,增強獲利能力。
二是稅種自身的因素,主要看稅種的稅負彈性,稅負彈性越大,稅收籌劃的潛力也越大。一般來說,稅源大的稅種,稅負伸縮的彈性也越大。稅收籌劃就要瞄準稅負彈性大的稅種。
三是從納稅人的構成切入稅收籌劃。企業理財進行稅收籌劃之前,首先要考慮能否避開成為某稅種納稅人,從而從根本上達到減輕納稅負擔的目的。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五條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為混合銷售行為。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征收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非應稅勞務,不征收增值稅。”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由于經營手段和銷售方式不斷復雜化,同時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使產品的內涵不斷擴展,以至于常常出現同一銷售行為涉及兩稅種的混合銷售業務,依據混合銷售按“經營主業”劃分只征一種稅原則,企業有充分的空間進行稅收籌劃以獲得適合自己企業和產品特點的納稅方式,具體籌劃,從而獲得節稅收益。
總之,企業稅收籌劃的目的是取得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但在使企業整體稅負降低的基礎上,還要避免在稅負降低帶來的利潤下降問題。同時要考慮企業的總體發展目標,使稅收籌劃與企業的整體利益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