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灌溉論文
作者:王瀅 婁本洪 單位:山東省新泰市青云街道辦事處水利站
1擴大農田水利投入
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的建設,需要建立在足夠的水利投入基礎上,必須以穩定的投入增長長效機制為依托。而擴大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一方面,增加公共財政投入,讓政府在水利水資源管理中發揮主導型的作用。有些地區將水利灌溉的用水系統作為農業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內容,并以8年為財政投入主要時間,在投入的前3年,農業生產得到大幅度提高,第4年起,每年提取一成的農業收益作為財政投入的經費,使水利灌溉用水工程所支撐的各類農業生產活動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灌溉用水工程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技術的創新和改革;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要以市為基本單位,建立水資源規劃委員會,對全市的農田水利灌溉用水設施的建設進行統籌和協調,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的協調、引導和管理工作。除了政府提供的財政資金支持,農田水利的建設還屬于一種公益性的工程,最終得益的是全社會,因此,要從社會層面上以融資的方式吸引更多資金的投入。為了提高融資者的參與熱情,筆者建議建立收費補償機制,政府提供一定的補貼,而社會融資者通過招投標平臺,進行工程承包或者租賃,發動群眾參與農田水利建設的規劃商議,讓更多直接使用農田水利灌溉用水系統的群眾提出有用的建議,促進農田水利灌溉用水系統的建設。
2農田灌溉用水體系的規劃設計
農田灌溉用水體系的規劃設計,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是對傳統灌溉方式的改良,研究和推廣創新型的灌溉模式。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的灌溉技術通常是溝灌技術,這種灌溉模式的水資源來自河流和湖泊,直接將水資源引入農田,進行大面積的澆灌。雖然這種灌溉模式的成本低,也不需要大型的設備支持,但其灌溉效率卻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農田生產需求,尤其是在灌溉的過程中,很多水資源無形地流失,如果遇到用電高峰期,溝灌設備就由于電力短缺而無法正常運行,影響灌溉的效果。為了改良這種傳統的灌溉方式,要做好溝灌渠道的防滲漏工作,減少水資源的無形流失,筆者建議采用覆膜技術,并根據農作物的種類和種植詳情,以支渠灌溉模式分擔主渠灌溉的壓力,但必須控制好主渠的水流量。也可采用管灌技術,將地下管道和水源進行連接,通過管道回流的方式控制水資源的無形損耗,通常可節約總用水量的一半左右。
二是加強儲蓄降水的合理利用,我國的降水時節集中于夏季和秋季,要進行降水儲蓄的合理規劃,利用農業生產區域內的水庫和水壩等水利設施,提高地表水的利用,在耕作期再對儲蓄的水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緩解因地下水過度開采而造成的生活環境惡化的壓力,節省了水資源,提高了灌溉效率。
三是大力提倡和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包括微灌、噴灌、滴管等技術。節水灌溉技術雖然前期投入較大,但從長遠來看,能有效地節約水資源,減少用工,大大提高農業收入。該技術已被大力推廣應用,并且實施和管理技術已很成熟,值得我們提倡。
3建設農田水利灌溉用水的其他建議
就目前農田水利灌溉用水的現狀,水資源呈現緊張的局面,尤其是少雨和干旱的地區,水資源越來越緊缺。據調查,黃河下游近幾年甚至出現斷流現象。為了實現水資源灌溉的可持續發展,除了上文提到的灌溉技術改良和發展節水灌溉,還應做到:首先,要提高群眾節約用水的意識,在灌溉的過程中,杜絕大水漫灌、晝夜灌溉的情況發生,提高節約灌溉用水的認識,更新農田灌溉理念。其次,要提高有償供水超額用水的加價標準,防止農業生產無節制用水情況的發生,促使農戶自覺節約用水。再次,要盡快建立健全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提高水利保障服務水平。村委會要有專門的水利工程規劃、建設和運行組織,分級管理,責任到人。啟動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的維修項目,包括水庫塘壩、機井、橋梁、溝涵閘、泵站、灌溉渠、灌溉輸水管道等的維修,確保農田水利灌溉用水系統的工程效益得以充分發揮。
農田水利灌溉用水問題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和農業用水效率的低下,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針對農田水利灌溉用水的現實問題,從各個方面推廣農田灌溉節約用水的技術,優化農業灌溉系統的結構,為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