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藝術理念論文
本文作者:汪麗萍 單位:湖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鄂南文化中心
旅游與民間音樂的相關性
音樂元素與旅游存在著耦合關系。他們自身有著不同的研究方向,互不相同的性質、功能和表現技巧的兩個事物通過一定的關聯相互融合成一個具有二者特性和性能的有效結合。據歷史記載,禮樂制度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逐步建立起來了。大約在公元前964—前963年周穆王帶著自己組織的樂隊去歐洲旅行,曾在美麗的西方國度隨著美麗的音樂舞動起來,大大體現了當時西周民族音樂的繁華。我國先秦時期,曾出了一部詩歌總集即《詩經》。其中收集300多首以“雅”、“風”、“頌”為主的詩歌,而“風”是500年間非常著名的民間歌曲。它的表現形式對當時音樂的理解、音樂的創作、音樂藝術水準有著深遠的影響?!朵阡ⅰ肥青崌母枨?,其含義表達的是鄭國男人與女人在已節上的喜悅和快樂,表達了當時的民間風俗:男孩與女孩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就此機會表達愛意。開發音樂文化為旅游文化奠定了一定基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國各地區都鼓勵促進文化的產業。文化產業化的核心就是鼓勵文化創意,并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音樂無處不在,一路都隨時伴隨著旅游者,在旅游者們之間傳遞著藝術的共通、意境的互補。在旅游景觀環境中的藝術表演,也會擴大游客觀賞的視野,深深吸引著游客,增強了視覺感和靈敏感,更加讓旅游者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加深刻的印象,有了美的感受。
悠久歷史的鄂東南民間音樂
藝術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實現審美主體及客體的相互對象化,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一個區域、個體或者整體群眾在創作時總會存在著多樣化的表現形式。這就是藝術情趣。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地域都會由于文化的不同,存在著不同的藝術風格。搜集具體例證是一個區域藝術形式的重要的表現因素。鄂東南民間音樂主要是通過藝術風格來研究的。民間音樂鄂東南民間歌曲包括了小調(吟唱調)、號子(工程號子)以及山歌(田秧山歌)。其各種形式多樣化,主要包括了風俗歌中的孝歌、坐夜歌、挖山鼓(含挖地鼓、打單鼓、栽田鑼鼓等)、斫柴歌和打硪號子。說唱歌曲鄂東南境內包括漁鼓道情、鼓書鼓詞兩種音樂。陽新東、大冶高腔漁鼓、西路哦嗬腔漁鼓的曲種表現形式、音樂發展形態等都很相似,都屬于漁鼓道情類曲種。其共同特點就是“拖腔”和“甩腔”,是以四句結構為主要的唱腔。對于長篇曲目的演唱主要還是以基本唱腔的變體和基本唱腔的變體為主。大冶高腔漁鼓(四平調漁鼓),源于非常優美的鄂東南地區的栽田鑼鼓。在內地多處流傳,有200年的歷史。最早漁鼓的演唱多用本地方言。一人邊唱邊伴奏,右手拍擊漁鼓,左手敲擊竹板作為伴奏,唱詞通俗易懂,伴奏節奏明快,場地不受限制,演唱者能做到一曲多用,一曲百唱,一人多聲,一鼓多音,以表現各種人物的感情,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今由單人演奏表演逐漸發展到五人組合演唱,搭配形式合理,逐漸形成一人領眾人幫腔的演唱形式。戲曲歌曲喔伙戲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源于鄂東南陽新縣??源口鎮的戲曲劇種。此劇種在清代同治年間廣為流傳,其作品歷代相傳。喔伙戲演唱板腔是由返魂調、倒板、四平調、火功調四部分組成的。喔伙戲演唱形式基本上表現為一戲一板腔,很少有道說,直接唱到最后。多以武打戲為主要形式,整場演唱都是以鑼鼓、鼓板打擊來伴奏的,通常不會用羌管、絲弦來伴奏。
鄂南民間音樂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利用價值
陶冶旅游情操,增添旅游情趣音樂是美的結晶,音樂之美滋潤人的心靈。音樂與大自然之間有著難以割舍的聯系。它能夠賦予大自然風光以特殊的審美內涵和韻味,從而為游人增添了不少情趣。當旅游者漫步于青山秀水之間,欣賞旖旎的風景時,優美的音樂能將視覺美與聽覺美完美地結合起來,在悅耳悅目的情景中不知不覺形成對美的熱愛和追求的心理定勢,從而使人們以美的法則塑造自己,使心靈、情感、舉止、行為、外表儀容都統一在美的基調之上,精神得到真、善、美的升華。譬如,當你走進咸寧的星星竹海,面對藍天、白云和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地,如果此時飄來一首優美嘹亮的山歌,定會使人心曠神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現代社會中,高頻率的生活節奏和沉重的工作壓力,使生活的樂趣越來越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或善于用音樂文化陶冶自己,可以重新找回自我、發現并享受生活之美。旅途中的音樂能調節人的情緒,使人放松心情,增添游興,充分享受旅游的樂趣。營造旅游文化氛圍,突出旅游文化內涵音樂與各種藝術門類都有著共通性。旅游音樂以旅游景觀為對象,通過特定的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色、調式等音樂語言表現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意境。
正因為音樂有一整套表情達意的體系,所以音樂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借用音樂的表現形式,可以使旅游景觀的文化內涵得以外化,使旅游者更容易理解,產生視聽互補、虛實相生、情境交融等多種審美體驗。音樂與景觀的耦合,已成為人們可以接受的新型綜合性視聽藝術。音樂與建筑、山水、書畫等旅游審美對象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當音樂在動態結構與景觀的靜態結構相對應時,人們可以通過對音樂的感知,更準確地把握景觀的形態美和意境美。如杭州西湖、無錫太湖景觀在秀雅亮麗的江南音樂烘托之下,湖光山色更充滿詩情畫意,使人更添游興。咸寧旅游業經過幾年來的發展,已初步具有了地方品牌特色。特別是2007年以來,咸寧市提出構建“三國赤壁故地,中國溫泉之都”,建設“華中旅游名城”的目標,使咸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旅游業也在蓬勃向上地發展。文化與旅游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旅游產品的競爭力影響著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此,只能將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更具生命力。2009年11月咸寧市委、市政府成功舉辦了溫泉文化旅游節。這次舉辦對國家、世界影響很大,印象很深,中央、省委領導也刮目相看,從而帶動了咸寧旅游產業的發展。此次溫泉文化旅游節的成功舉辦,帶動其產業的迅猛發展是與我們的原創音樂《溫泉河》《江南桂花香》《栽禾鼓》《親親雋水河》的特殊貢獻分不開的。隨著經濟不斷的進步,人們都在積極參與音樂消費,不斷地享受音樂帶來的喜悅并且不斷地參與其中進行消費。音樂商品的有利價值遠遠地超越了非商品價值,使其音樂產品更加人性化,走進人們的心里,不斷地通過復制來體現傳媒的價值所在。從而加大對流行音樂磁帶或光碟的批量生產,遠遠地超越了嚴肅音樂。十大最煽情的地方最屬于美麗的云南麗江。麗江的悠然美簡直是無法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