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眼科臨床論文
作者:張燕顏 張淑琴 龍彩萍 鄧嘉靜 單位: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實施培訓、考核與反饋護士長考核:每月不定期檢查各個崗位護士的工作情況,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組織專科業務學習,組織二、三級查房。組長考核:每星期示范技術操作并考核,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再培訓、再考核。組織講課,對本組護理工作進行質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改變排班方式新的排班方式:1人負責審核醫囑,1人為注射護士加接收新入院患者,負責配制全區注射的針劑,與管床護士兩人床旁核對執行注射項目。各組護士負責自己所管患者的護理、治療、健康教育。晚上10:00交接班,由1名高級責任護士帶著1名初級責任護士,雙人值夜班。
評價指標責任制大包干前后1個月比較8:00~18:00紅燈次數、應鈴到位時間;責任制大包干前后對800例患者進行調查,調查其滿意度。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責任制大包干前后8:00~18:00紅燈次數、應鈴到位時間比較見表1。
責任制大包干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
體現了人性化的整體護理理念人性化護理是在護理服務全程中以人為本,為服務對象提供精神、心理和情感的服務,把患者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且生活在特定環境之中的完整的社會人,最大限度地滿足其要求,服務對象享有知情權、選擇權、保密權、享用權[1]。由于護士人力等因素,難以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護士只是機械性地完成崗位職責。實施責任制大包干后,實現按需上崗、責任到人。做到我的患者我主管,我的質量我負責,我的專業我做主。
實現了把護士還給患者利用多功能護理車,縮短護士來回走動的時間,因此,直接增加了護理時數,讓護士有更多時間到患者床前了解病情,巡視患者和進行健康教育,針對性地實施全面護理,從而使處理患者的護理問題及需要更加快捷有效,使責任制大包干前后平均每天紅燈次數減少、應鈴到位時間縮短。有研究表明:患者認為護理人員經常巡視、隨叫隨到、主動熱情、主動講解、有問必答是優質服務的體現[2]。
提高了護理質量通過落實以上措施,護士工作職責明確,責任心增強,專科病情觀察能力、技術水平提高,未出現護理缺陷。新排班方式減少了交接班次數,分組分管床位,兩名護士共同值班,以老帶新,減輕了新護士值班時的壓力。各組工作量均衡,同事間合作性加強。繼續采用新排班方式,使口頭、書面、床邊的交接班時間控制在0.5h內,并且把交接班時間計算在工作時間內,避免了拖班現象;護士上班時間連續,對患者的病情、治療、心理社會各方面都比較熟悉,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為患者提供連續、安全的護理服務;增加了直接護理時數,保證了護理安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