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語論文
本文作者:許曉春 王潔 單位:平羅縣五香九年制學校
避免把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
多媒體輔助教學雖有很多的優點,恰當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給英語課堂教學在實效上帶來質的飛躍。但是,如果刻意地追求課件的藝術化,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把語言交際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從而減弱了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維的工具的特性,教師也就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放映員”,這樣就會帶來過猶不及的后果,教師在課堂上還應發揮主導作用。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所具有的人性作用,人文關懷是計算機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與人之間的自然語言是最具親和力,最靈活,最靈動的語言,師生之間在課堂上互動性的交流溝通應該是最有效的教與學的途徑。”例如:英語課堂上開始時的“Freetalk”、值日生的“Dailyreport”或師生的口頭交流,日常會話等都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計算機所不可替代的。若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的展示,那么就會把本應由教師講述的內容變為多媒體演示,把師生之間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溝通變為通過網絡的信息交互,把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親切的口頭交流變成冷冰冰的人機對話。因而,教學中就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必須通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大量的運用英語進行的語言交流互動,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計算機多媒體僅僅是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中的一種,盡管是較為先進的現代化教學工具,也只能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
多媒體的運用要適時適量
有些教師為了體現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一堂課中盡其所能,盡可能多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甚至錯誤的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學生參與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語言材料越易于讓學生掌握,效率就越好。比如:有些教師用英語課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學法,于是他在revision環節上用,在presentation環節上也用,practice,drills和consolidation等環節上也都在用;一會兒用powerpoint展現這個片段,一會兒用flash來呈現那個片段,跑上跑下,跑前跑后,不斷切換,忙得不亦樂乎。從表面上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參與率很高,但實際上卻變成了教師在臺上搞“雜耍”,學生在臺下看熱鬧,這樣的課堂看上去很活躍,可事實上,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會過多地在意學習內容,而只注重于不斷變化的多媒體課件的畫面。由于學生接受必要的教學信息干擾程度過大,一定程度上必然降低了教學實效性。因此,不論在哪個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師都應抱定一個目標,那就是我們之所以要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是為了“活化教材”,創設較真實的教學情景,逼真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會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會運用英語思考、能運用英語簡單表達自己的意愿。
課件制作要從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
恰如布魯納所說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漸進活動。”因此,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應多為學生創造思考的空間,應當以促進學生動腦動口、積極參與為著眼點。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時,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收集信息,相互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分享信息,回答問題,發展創新學生的思維,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教師在制作課件時不妨進行一番換位思考:其一,把教師置于學生的感知角度,體會他們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訓練語言交際能力,以此來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從而落實教學目標和重點;其二,把學生置于課件主人的位置之上,使學生在不斷地在語言訓練中理解并掌握教材所提供的語言學習材料,有了一定量的語言輸入,進而運用,達到運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境界。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跳出被動灌輸的困境,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相對傳統的灌輸式、封閉式教學方法而言,其取得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總而言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為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注入了全新的語言學習的活力。但教師要充分了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弊端,充分利用和凸現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避免多媒體教學的不利因素,從而切實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使學生在圖、文、聲、像并茂,活動形式活潑多樣的語言環境中學習交流,學會學習,提高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