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酒店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王會金 單位:云南財經大學
許多專業教師缺乏行業實踐經驗,照本宣科,無法很好地運用有效的方法、手段和形式開展教學,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無法很好地結合,學校只好依賴于校外實習環節以彌補校內專業教學的不足。而作為校外實習基地的酒店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在安排實習學生方面,往往不是為學生的發展需要考慮,更多的是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所以,學生一般只能在一個崗位上完成實習過程,無法真正全面地了解酒店系統的工作流程,即使實習結束也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開發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系統課程根據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深入細致的行業調研為基礎,確定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從事的職業崗位群為:星級酒店中高層管理及服務人員,核心崗位為酒店三大運作部門管理及服務人員。行業調研的結果顯示出,以上職業崗位的勝任力包括熟練的對客服務能力和基本的團隊管理能力。
因此,我們對酒店管理專業基礎能力與職業能力漸進式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系統,進行了以能力為本位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與開發。核心服務能力課程模塊包括前廳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3門核心課程,以及由此確定了核心職業能力系統核心課程基本能力標準。
注重口頭表達技能訓練。初級商務英語、中級商務英語、酒店情景英語課程從第二學期一直開設至第五學期,長達3個學期,每個學期針對不同的崗位進行普通話和英語的強化訓練,適應國際化酒店對員工語言能力,特別是英語能力的要求。
按照現代管理的四要素(人、財、物、信息)進行專業主干課、專業方向課設計,主要開設以下課程:酒店服務與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財務管理、酒店設備維護與保養、酒店信息系統應用與管理、初級商務英語、中級商務英語、酒店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調酒與酒吧管理、烹飪基礎知識等課程。
采取“教學、實踐”一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易于接受;通過課程實訓、專業見習、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環節設置,使學生不斷在課堂和酒店兩個環境交替學習,通過課堂理論教學—實作室實作—課堂教學—校外實習過程,使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綜合素質逐步得到提升。
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培養模式下,學校充分利用行業優勢,采用“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方法,大力提倡在實訓基地現場教學、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模擬教學等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由“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
酒店管理專業相關資格證書有《前廳服務員等級證書》《客房服務員等級證書》《餐飲服務員等級證書》《調酒師等級證書》《酒店管理師等級證書》《餐飲業職業經理人等級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營銷師證書》等。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學校、學院的責任,政府、社會、企業和家長也都有責任,要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政府政策法規的支持、企業的合作與支持、家長的重視和鼓勵、社會的資助與關注,才能為培養學生提供更良好的條件,讓酒店管理專業在政府、學校、學院等部門的重視、關心、支持下,得到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