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影視音樂論文
作者:任銘月 單位:河南商丘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三個和尚的主題背景音樂:這一主題第一次出現在一把高音板胡上,配合小和尚行走的畫面,既風趣幽默又生動靈巧,與小和尚聰明伶俐的個性非常吻合。主題第二次出現是在長和尚出場的場景中,同樣的主題卻使用了墜胡作為主奏樂器,在豪爽中又透出幾分樸實。三個和尚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作曲家選用了兩件民族拉弦樂器分別代表一高一矮兩個和尚。首先選用高音板胡這一民族風味濃郁的特色樂器來表現小和尚滑稽、幽默的藝術形象,另外作曲家還選用了同樣是民族拉弦樂器的墜胡來表現長和尚的藝術形象。它的音域非常寬、聲音柔和、音量也比較大;所以它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人聲。用這樣一種音色能夠充滿戲劇變化的民族樂器來詮釋長和尚,以造成與小和尚形成強烈反差的幽默效果。
念經的主題背景音樂:這一主題是作者去某個寺院體驗生活后,從和尚念經里獲得了啟發而創作的,當樂曲用二胡吟腔的手法演奏時,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小和尚念經時的生動形象,為了突出和尚念經的虔誠之態,并烘托出了寺廟莊嚴肅穆的氣氛,這一主題明顯地借鑒了佛教音樂的素材,多次出現在廟宇里打坐頌經時的場景里,既虔誠莊重又溫和平穩。
除了二胡奏出的主題之外,另外一件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樂器就是木魚,作曲家分別使用了三只音調高低不同的木魚來代表三個和尚,當他們心無雜念專心念經時,木魚的節奏平穩齊整、紋絲不亂,而當他們內心各自打起小算盤時,木魚的敲擊聲也變得參差不齊。在這里,木魚的聲音不僅作為情節發展的一個部分加以使用,更加描繪了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從而加強了影片的藝術表現力。
老鼠的主題背景音樂:除了三個和尚之外,老鼠是影片中出現的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它在和尚們專心念經時,經常在大殿里出沒,當三個和尚都不去挑水,寧可端坐在大殿里時,出現了這一個逗人發笑的主題音樂。這一主題音樂走走停停、滑稽可笑,并且帶有濃郁的西北民族音樂—秦腔的風格,這樣看來這是一只北方的耗子。
電影《三個和尚》的藝術價值以及所帶來的影響“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中包含的寓意,其寓意是說:辦一件事,如果沒制度作保證,責任不落實,缺乏團結力量,互相推卸責任和義務,人多反而辦不成事。1981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根據這個寓言故事制作拍攝了動畫片《三個和尚》,自從此片問世后,“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句俗話便家喻戶曉,甚至遠播海外。
電影成為綜合藝術之后,音樂雖然仍保持著本身所具有的藝術表現的特殊性,如擅長抒情、不擅長敘事、需要聽覺來感受、需要時間的過程展現形象、通過演奏和演唱的再創作才能欣賞,但是,在表現的方式上卻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音樂常常與對話、自然音響效果相結合。這部電影的音樂是唯一的聲音,從頭至尾貫串全片。導演和作曲家從電影的實際需要出發,只有在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的時候才恰當地、有效地使用音樂。這樣,既符合音樂的藝術規律,又提高了電影的綜合藝術價值。
電影《三個和尚》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中國電視動畫的領域中,數百集的長篇動畫那是比比皆是,但論起影響力,這些動畫又有幾部能比得上播放時間只有20分鐘的《三個和尚》呢?“簡單”就是這部電影最好的代名詞,在人物的造型上一反傳統,簡潔的線條,勾勒的令人耳目一新,動畫全篇沒有一句配音,只有木魚敲擊等效果聲音及幽默生動的配樂。就是這份簡單造就了它成為中國人民記憶中唯一的“動畫幽默劇”,而通俗易懂又賦有哲理性的故事更是影響了數代國人。
電影《三個和尚》是中國電影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以中國民間諺語為題材,深受中國傳統的表現手法,給人以奇幻、風趣、幽默感。是一部回味無窮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