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學語文論文
中學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技術開展教學的原則
中學語文教師為語文教學進行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工作時,還應該充分研究語文課題對多媒體的適用性,切實地保證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與課題的開展需求相符合,且使課件、視頻、網絡等的使用利于課題內容全面深入的呈現。同時,多媒體輔助技術要通過某些直觀視頻、漫畫等的展現,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多媒體技術成為激發學生興趣而不是灌輸知識的工具。
中學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技術開展教學的方法
利用多媒體資料強化語文教學的形象性。中學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技術來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就是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豐富視聽資料及文字資料等來增強語文知識的直觀性,從而將某些過于抽象的語文理論知識轉變為形象可感的內容,使學生能夠一眼就看出知識的重點所在,進而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其思維能力,以最終達到對于相關知識的準確有效的掌握。以高中語文必修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為例,教師以干癟的講解很難讓學生感受到月色下荷塘的寧靜清幽,以及文章中描寫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是一種怎樣的姿態。而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視頻來展現月色下的荷塘景色的視頻,或者是選擇一些荷塘的靜態及動態的圖片等,讓學生親自去感受文章中寫到的月色傾灑在荷葉上的牛乳般的質感,以及風吹過荷葉的姿態等,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文章描寫的視覺感受,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情感以及對于描寫語句的理解,從而潛在地加強學生的寫作及表達能力。
使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中學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還可以實現對于不同時空的文學資料的同步應用,從而使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實現思想的大跨度跳躍,以充分地培養其想象力以及創造力。比如,高中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講述莊子的《逍遙游》這篇古文時,學生很難抽象地將自己的思想轉換到莊子所描述的逍遙而游的境界中去,甚至于學生全部理解了文章的含義、背誦了文章的段落,依舊不能真正地領會文章所闡述的深厚韻意。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性的教學,則可以通過選擇鯤、朝菌、蟪蛄、冥靈、大椿、斥?等所有動植物的直觀圖片,來幫助學生借助圖片去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境界,通過對比去感受文章所傳達的思想等,進而引導學生實現思想的跨越及思維的創造,最終拓寬學生對于文學知識的領悟能力。
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營造恰當情境。中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音樂、視頻以及圖片等,在教學中為學生構筑輕松、愉快、恰當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放松的姿態以及恰當好處的興致進行語文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興趣。以初中八年級語文教材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的講解為例,初中時期由于學生叛逆心理的出現,他們往往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父母對于自己的愛護,也不能感受文章中父親的背影給與人們的感動。教師則可以用《父親》這首歌曲的純音樂作為課堂教學的背景,按跑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然后借助網絡上與父親有關的圖片為學生提供創造一個濃厚情感的教學情境,進而幫助學生實現對文章情感的理解。
結語
多媒體輔助技術為中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語文教師利用這些技術手段輔助教學開展,必定可以使教學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語文教師在當前時期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多媒體技術的恰當應用。(本文作者:劉燕珍 單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