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機械制造論文
工藝控制重點、難點分析
80t級鐵路貨車制造理念為大部件模塊化組裝、工藝工程化、各部件免調校。(l)大部件免調校。目前公司沒有確切的預制參數,尤其是中梁和底架組裝方面。故在試制樣車上只能摸索使用,不能完全保證免調校要求。(2)側墻為變截面結構,壓型側板和壓型側柱組對是試制生產的重點和難點。側墻組裝須在專用組裝胎上進行,采用壓緊機構逐點壓緊組裝,關鍵要保證側柱在同一水平面壓緊。所以該工藝的主要側重點是要有專用的側墻組裝胎。(3)上部組裝時,端柱與端側墻組對的接頭處收稿日期:2012一06一10作者簡介:冀俊麗(1971一),女,高級工程師,本科。20是工藝難點。端墻、側墻及漏斗端板等配件制作尺寸須符合工藝方案要求,上部組對時采用壓緊機構逐點壓緊組裝;組裝采用現車嚴配工藝。(4)底門組裝是試制的重點。該底門的組裝質量建立在下側梁的3段拼接質量上,底門則采用預變形的控制來達到組裝精度的要求,預變形的尺寸需要考慮下側梁的撓度。
車體材質和結構特點
(l)車體主要型材和板材(除中梁和鑄鍛件外)采用S450EW高耐蝕型耐候鋼材質。(2)側墻為變截面結構。側柱采用冷彎U形型鋼,上側梁采用專用冷彎空心矩形型鋼。(3)端墻組成與水平面夾角下端為50°,上端為45°。(4)兩端漏斗端板折角為140°,與端墻配合,中間漏斗端板折角為155°,與中央漏斗配合。(5)側梁由異形冷彎型鋼側梁(l)和 140mmx 60mm的冷彎槽鋼側梁(2)組成。相應枕梁組成中腹板、漏斗端板、橫梁與側梁結合面均為斜面。(6)中梁上心盤采用專用拉鉚釘連接,相應心盤總厚度加高,上旁承加高為 101mm。(7)底架附屬件中,部分主管吊和支管吊為組合式管吊。軸承支架、風缸座均為組焊件。(8)漏斗組成由3個縱向漏斗組成(漏斗長度為 1900mm)。鎖頭支撐梁采用模鍛工藝制造。底門數量為6個,底門組裝采用短尾拉鉚銷連接。(9)底門開閉機構上部傳動軸采用實心軸,下部傳動軸采用空心軸組焊結構。(10)制動裝置采用防脫軌技術。(11)裝用TMX集成制動裝置的27t軸重下交叉支撐轉向架。
主要部件及整車組裝工藝
(l)中梁組裝。中梁在中梁生產線上組裝,采用中梁自動切割裝置進行中梁切頭、塞焊孔和主管孔制作??刂浦辛嚎傞L度為(13754土2)mm,中梁定距(10730士2)mm。中梁內側4個主管吊座在中梁制作時組焊;支板組裝時,控制支板磨耗板距中梁下翼邊下平面尺寸252‘;mm;上心盤與中梁采用專用拉鉚釘連接;其余中梁組對焊接、一體式后從板座組焊、外埋弧焊接等工藝與70t級礦物漏斗車相同或相似。(2)漏斗組裝。漏斗組裝工藝與70t級礦物漏斗車相同??v向漏斗組成、漏斗板組成、中央漏斗組成等配件分別進行預制,各漏斗組成部件平面度不大于 3mm/mo(3)底門組裝。底門組裝時,控制底門變形,底門寬度和底門銷組裝尺寸均按圖樣執行。為確保底門組裝質量和良好的互換性,底門組裝后須進行底門互換試驗。(4)底架組裝。底架組裝在專用底架組裝胎上組裝,側梁組成在底架組裝胎上組焊;控制側梁(l)與漏斗端板組裝尺寸,側梁超出漏斗端板巧‘mm;上旁承在底架組裝胎上組裝;漏斗端板組裝間距1900‘;mm;漏斗組裝時,控制門孔尺寸(755士2)mm,門孔對角線差不大于 3mm;折頁在底架組裝時組裝,保證各折頁座間同心度,翻轉焊接;底架寬度工藝尺寸為2896‘;mm,底架長度工藝尺寸為(13764土5)mm,車輛定距(10730士5)mm;地板下附屬件除脫軌閥吊座和測重機構安裝座采用樣板定位組裝外,其余采用劃線組裝。上旁承組裝上平面距上心盤組裝面間的垂直距離為 106mm。(5)側墻組裝。在側墻組裝胎上組裝,側柱組裝以下端為定位基準,側墻焊接采用柔性電焊機進行施焊,側墻長度控制12388‘;mm,組裝時須注意控制兩端側板的焊接變形。(6)端墻組裝。端墻組裝在端墻組裝胎上組裝,端墻組裝各截面寬度(上端 2992mm、中部 3152mm、下端 2850mm)公差均控制在一3一 0mm范圍內。(7)上部組裝。上部組裝時,端墻組裝采用吊線方式控制上端梁外側距車體橫向中心距離(6194土2)mm,導流板采用現車拼接方式組裝。地板上底架附屬件采用劃線組裝;底門組裝采用正裝工藝;底門支撐梁在底門開閉機構組裝調整后焊接。(8)TMX集成制動裝置調整。集成制動裝置調整包括制動缸活塞行程調整和閘調器螺桿伸出長度(L值)調整,2個調整值均是在制動時進行測量。為提高調整效率,集成制動裝置在整車落成前進行調整,調整步驟如下:①單車試驗器置1位向制動缸充風至 140kPa,置3位,待壓力穩定后,單車試驗器置5位,制動缸壓力降至零后再置1位,向制動缸充風至 140kPao②單車試驗器置3位,待壓力穩定后,制動缸活塞行程應為(57土6)mm,閘調器螺桿伸出量(L值)為21一 33mm。
若不符合,按下述方法進行調整:
①制動缸行程大于規定值時,旋轉控制桿螺母,縮短控制桿的控制長度;制動缸行程小于規定值時,旋轉控制桿螺母,調長控制桿長度。②若閘調器L值大于規定值,則手動調長推桿組成的長度;若L值小于規定值,則手動縮短推桿組成的長度。③調整合格后,插上彈簧銷、擰緊控制桿和推桿組成上的防松背母,按要求進行試驗。④將制動缸與單車試驗器斷開,拆下軸承墊板,彈簧銷用彈簧銷鎖鎖定,劈開角度為70°一9護,與車體制動部分連接。(9)車體與轉向架落成后,上旁承磨耗板與下旁承滾子間距為(5土l)mm。旁承間隙的調整采用先將上旁承與上心盤垂直距離固定,再在下旁承與搖枕間加墊的方式。
本文作者:冀俊麗 馮永順 單位:太原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