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循環經濟論文
一、基層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基層農業循環經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農村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三農”問題依然存在,若要徹底解決,并成功將科學發展的觀念貫徹到基層農業經濟發展中,必須要重視其中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足
基層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依然有不正確的認識存在,主要體現在:一是,沒有將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當作提高生產效率的主要手段,尤其是沒有與循環經濟3R原則產生直接的關系;二是,沒有認識到該怎樣推進循環農業經濟建設,實際過程中,一味的追求速度,而沒有重視質量;三是,大部分基層農業還是以傳統的耕作方式為主要生產手段;四是,基層農業相關工作部門為了最求經濟增長的指標,沒有正確、有效地引導循環農業建設,甚至成為人為障礙;五是,基層農民整體素質不高,當前還無法真正成為循環農業經濟建設的主要團隊;六是,沒有積極宣傳循環農業經濟的優勢,或者說宣傳力度不夠,沒有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
2技術研究滯后
基層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必須要有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循環經濟中的主要技術,如污染治理技術、廢物利用技術與清潔生產技術等,目前研究不夠深入,甚至無法在基層全面推廣。這些關鍵技術的開發,通常以大企業為主,由于單兵作戰,無法形成聯合攻關的力量,而且大部分企業工藝、技術裝備落后,尤其是對資源綜合利用相關技術的研究水平不高,沒有真正形成促進基層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撐體系。
3資金缺乏
基層農業由于相關財政支持力度不夠,無法真正構建多元化投資體系。一是,財政補貼制度設計過程中不夠合理。當前執行的政策中考慮環節保護與資源綜合利用的補貼項目僅僅限于少數幾項間的補貼,沒有一定的制度來支持基層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二是,相關優惠政策存在缺陷。當前優惠政策主要是稅收方面,但是還沒有體現循環經濟理念,而且還延續了最終治理的傳統意識。另外,鼓勵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不夠完善,比較單一,相關優惠政策不配套,涉及到的各項政策相互沖突的現象依然存在。三是,政府投資有限。循環農業發展涉及到的主要群體是資金缺乏的農民,僅僅靠個人力量或者小群體力量是無法滿足循環經濟發展資金需求的。
二、發展基層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措施
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要真正意義上取得成功,必須要有對應的措施。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實踐經驗,認為當前應該加強這些方面的工作:
1加強循環農業立法進程的推進,并出臺與之有關的補貼性政策與限制性法規
對基層農業進行深入調查,充分明確政府、企業與農戶在循環經濟建設中的義務與責任,并將構建農業生態補償與技術補貼機制當作出發點,對經濟發展體系進行完善,進而建立政府推動、市場驅動與工作行動三者相互結合的長效機制。
2構建基層農村物業管理體系,打造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長期有效機制
物業化管理是當前基層農村對廢棄物處理再利用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加強基層農村物業化管理能將基礎設置投資效益充分發揮出來,尤其是能有效改善基層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式,對于推進基層農村廢棄物處理資源優化利用、培育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3加強循環農業技術創新力度
只有農業科學技術不斷的創新,才能提升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重視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當前一線農業科技人才水平不高,這是制約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從技術角度來分析,要堅持圍繞水體凈化、生物質能源、廢棄物質化利用、農地養護等等關鍵領域,要重視纖維素轉化利用技術、生態修復技術、生物質能源技術等等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進而形成比較全面的循環農業技術體系。在基層農業加大這方面人才的培養是推廣循環經濟的主要手段,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培養出能適應循環經濟發展的才人。
4提升政府資金投資力度
政府資金投入力度適當的增加,才能將多元化投資體系完善。基層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沒有足夠資金的投入,就很難適應提升經濟效益。因此,基層農業部門的支農資金預算,有必要轉向循環農業。其一,基層農業部門要建立循環農業發展的專項資金,主要用途是建造基礎設施,并加強專業技術的培訓力度、推廣以及運用;其二,涉及到基層農業的金融機構與產品時,要適當放寬貸款額度與限制,全力支持循環農業建設,尤其是要合理增加面向農戶的小額貸款額度,并對稅收優惠政策、補助、貼息等等多種經濟杠桿的作用,鼓勵更多社會資本注入基層農村,促進循環農業經濟發展。
本文作者:楊慧 單位: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農牧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