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教育論文
一、培訓教師隊伍、提升綜合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當前,廣大農村小學教師中存在思想落后、職業意識淡薄、學歷偏低、年齡偏大、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要從兩方面入手:
(1)增強職業意識。教師專業化的首要品質是教師要有強烈的職業意識,把教師作為一種專業,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這是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動力。當前,由于很多農村教師把教學看作謀生的手段,積極性不高,這在農村是比較普遍的。所以,培養職業感、責任感是提高教師素質的必要前提。
(2)搞好師資培訓。要重視培訓青年教師,使他們茁壯成長。每個青年教師都有美好的愿望,想干一番事業。學校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要進一步強化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努力提升薄弱學校師資力量。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在崗人員的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在崗人員的能力和素質,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素質優良的隊伍,不斷滿足新時期教育事業的需求。
二、優化課堂教學、減少學生負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目前,農村小學教學仍然是灌輸式教學,教師沒有讓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重視實踐活動;只注重書本,不注重能力培養;只注重自己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從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由填鴨式教學轉到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上來,使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上課時力求形式活潑,氣氛活躍。其次要打造新型互動的師生關系,在融洽和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敬畏感,改變那種“我教你學、我訓你聽”的舊的教學方式。反對歧視、體罰學生,避免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影響教學質量。再次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要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使他們在心情愉悅的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真正形成教師愿意教,學生愿學、樂學的局面。
三、加大學校質量評估體系改革的力度
對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此,農村中小學要改革過去教學質量評價只看分數成績的做法,制定切實可行的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評估體系。
首先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整體評價學生學習和發展情況,從而變單純的成績評價為素質全面發展的綜合評價,并突出學生個性和興趣愛好的發展。這一改革能緩解師生考試分數的惡性競爭,減輕學生過重的文化課業負擔,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達到培養出合格加特長人才的目的。
其次,評價要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進行整體綜合評價。
再次,評價要采用多樣性,即指定性考查與集中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采取平日考查、階段考查、學生自查和綜合考查相結合。多種評價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的素質發展情況。科學的評估體系,將會對推進素質教育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以上四點是農村實施素質教育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此外,改善辦學條件,加強素質教育宣傳也是農村基礎教育刻不容緩的任務。
總之,素質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只有農村小學教育工作者的認識統一在素質教育的思想指導下,在教育系統內外部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持下,素質教育之花才會在廣大農村結出豐碩之果。
本文作者:劉曉玲 單位:河北省沙河市泰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