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
1.1治療環境中的人文關懷根據兒科護理對象的特點重新布置病房,改善病房的環境,為其營造一個溫馨、舒適、歡樂的人文環境:①病房墻面的粉刷不再采用以往的白色布局,而是以天藍色為基調,在墻壁上張貼兒童喜愛的卡通、漫畫形象,以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②將病床換成兒童喜愛的安全床,被褥及床的顏色也以溫馨的天藍色為主。③在病房內安裝電視,播放兒童喜愛的卡通片。④在病房走廊間的墻壁上張貼色彩艷麗、生動形象的卡通育兒知識貼畫,以供兒童及其家長學習。⑤準備好安全性較高的玩具,如水彩筆、畫紙、玩偶等,以供患兒玩耍。
1.2護理操作中的人文關懷①護理人員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特別應熟練掌握頭皮針穿刺的技巧。②采用靜脈留置針的方式為患兒進行頭皮針穿刺,以減少因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疼痛、增加靜脈輸液的安全性、減輕患兒家長的擔憂[2]。③對檢查及治療進行合理的安排,盡量減少對患兒的穿刺,進一步減輕患兒的痛苦。
1.3溝通中的人文關懷①根據患兒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同時向患兒家長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以消除其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幫助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②護理人員應誠懇、耐心地解答患兒及其家長的詢問。③根據每個患兒的性格和愛好為其制定不同的游戲及娛樂項目,以改善患兒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④每次進行治療或護理操作前,都要與患兒進行良好的溝通,并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或實物獎勵的辦法使患兒配合治療及護理[3]。⑤治療或護理操作結束后,應通過表揚或獎勵的方式對患兒進行安慰,為實施下次操作打下良好的溝通基礎。
1.4出入院護理中的人文關懷①患兒住院后,護理人員應親切、熱情地為其辦理住院事宜,同時向患兒及其家長介紹住院環境,并介紹同病房的患兒相互認識,以盡快消除他們的陌生感,使其快速適應環境。②患兒出院時,醫護人員應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良好的健康宣教和護理宣教,并親切地將其送出醫院,以使患兒及其家長感覺到醫院的溫暖和溫馨。
滿意度判定標準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患兒及其家長對治療和護理滿意度的判定標準分為很滿意、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和很不滿意這5個等級。統計學處理方法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和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6.25%,對照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75%,實驗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增加人文關懷,就是要讓護理人員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在對患兒進行良好的醫療呵護外,還要付出真實的情感,為患兒的心理、治療環境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護理,使患兒及其家長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滿足[4]。為了探討分析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增加人文關懷的價值,筆者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6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80例)和對照組(80例),為對照組患兒進行傳統護理,為實驗組患兒在進行傳統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人文關懷護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及護理,對兩組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將兩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對比,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6.25%,對照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75%,實驗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增加人文關懷不僅能提高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還能對患兒的治療和康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作者:周 俊 單位: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