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兒科臨床上出現影響安全的因素主要是:護理人員資源的配置問題、護理人員本身的法律意識淺薄、護理人員技術因素以及護理人員和患兒的溝通存在問題。護患溝通交流占到兒童護理安全影響因素的首位。
目前兒科臨床上護理安全相關因素有許多種,有患者家屬、患者本身、醫技后勤以及護理和醫療等等。現如今醫院出現的護理糾紛、護理投訴、越來越多的安全事件以及護理安全指數逐漸下降等現象,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兒科護理工作的現狀,細致分析目前影響我國兒科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對策[2]。本項研究結構顯示,作者認為目前我國兒科臨床上出現影響安全的因素主要是:護理人員資源的配置問題、護理人員本身的法律意識淺薄、護理人員技術因素以及護理人員和患兒的溝通存在問題。主要有如下幾點。
①在護理過程中,要加強護理人員和患兒的溝通,實踐表明,這兩者之間的溝通在護理安全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護理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進行有著直接的影響,護理人員和患兒之間倘若能夠良好溝通,能夠最大限度的縮短這兩者間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醫患糾紛的產生[3]。有效溝通的概念是,雙方可以建立起一定的關系,而且還能夠同時影響對方,二者的意見相同,縮短了心靈之間的差距。醫護人員要以主動地語氣和患兒或者是患兒家長進行溝通,耐心的安慰他們,并且要主動幫助、關心以及體貼患兒以及患兒家長[4]。在和患兒、患兒家長溝通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目標,組織較為簡潔和清晰的語言,重視每一個細節,注意傾聽反饋和非語言暗示。
②要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醫院要對護理人員不定期進行實操性強以及高指導性的培訓工作。增加護理人員與患兒之間有效的溝通,讓護理人員能夠及時了解患兒的狀態,意識到護理人言和患兒良好溝通十分重要的,要大力促進患兒的康復工作,通過護理人員和患兒以及患兒家屬的良好溝通,可以增加對患兒的了解工作,盡可能的減少護患糾紛等情況的發生[5]。加強醫療過程中護理人員的自身修養,要求護理人員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保持積極地工作態度,對患者持認真負責的態度。醫院還有必要組織護理人員反復研究琢磨相關的規章制度,所謂的規章制度是護理人員為社會人群或者是患者在醫療服務中應當履行自身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權限及工作職責做出的書面規定,也是護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守與嚴格執行的規則。包括輸血查對制度列為10項關鍵制度、病房消毒隔離管理制度、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新業務新技術準入制度、搶救工作制度以及質量監控制度等等,要堅持學習一些有利于護理人員提高本身服務質量以及技術水平的活動。
③要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合理配置,根據護理人員的具體工作情況,可以對其進行彈性排班,避免出現因為護理人員精神不濟、疲勞工作而導致最終發生不安全事件的情況[6]。各個醫療科室應該根據護理人員的專業以及自身的特點對其進行彈性排班。基于我夠臨床護理工作具有的一定特點,加大夜班以及中午的人力資源投入工作,對醫療過程中較為薄弱的環節也要加強管理。除此之外,節假日的管理工作以及護理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在放假期間,值班人員的警惕性會大大降低,思想也處于放松的狀態,還有一些責任心不強的護理人員有章不循,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不耐煩、不周到、不能做到床頭的交接工作、對患者體內的不安全因素并沒有及時采取方法措施、對患者的病情觀察也不細致。這些情況都極容易引起護患糾紛、醫療事故的發生[7]。針對這種情況,管理人員應該在節假日期間不定期到病房進行檢查工作,讓護理工作保持連貫性,提醒護理人員時刻保持警惕的狀態,對醫療過程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加強管理,盡可能避免安全隱患。
④臨床中,因為患兒以及患兒家屬造成影響護理安全的現象是不可控的,在治療過程中,只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避免。例如說:醫院每個月都應該召開一次患兒、患兒家屬、護理人員以及醫護人員參加的會議,用來了解患兒在治療住院階段對醫院以及病區的工作意見,將這些建議記錄下來,不斷地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和護理質量,盡可能的減少護理投訴事件的發生。同時,還應該要改善目前臨床上影響兒科護理安全的種種因素,對患兒試試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盡量減少患者安全以及醫院安全隱患等事件的發生,對醫院的護理工作模式進行改革,降低兒科護理安全隱患,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與服務質量。
作者:喬艷 單位:長春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