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農業技術論文
一、現代高效節水農業技術研究進展
1、農藝節水技術
研究表明,采用合理耕作、水肥耦合、化學制劑調控等措施可節水30%。農藝節水技術具有保土保肥保溫、調節田間小氣候、灌水均勻、改善土壤結構、減少病蟲害等優點,可使作物增產20%以上。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通過修建水庫、池塘、水窖等水利工程,再結合深松深耕、以肥調水、合理控制作物群體種植密度等農藝措施,可確保作物的高產穩產,并保證作物的品質。
2、工程節水技術
工程節水技術是結合了最新技術的一種節水技術,包括高分子技術、信息技術、現代高新科技等,以減少灌溉時出現的水量損失。工程節水技術就是運用現代高新技術對傳統技術和產品進行升級改造,創制出多功能、低能耗、智能化、環保化的節水灌溉系統,從而實現精量灌溉節水。為了減少農田輸水系統水量損失,許多國家采用機械化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采用管網化的灌溉輸水系統,將高分子材料應用于渠道防滲系統,研究出具有防滲、抗凍脹性能的復合襯砌的工程結構,開發出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土壤固化劑和固化土復合材料,并利用工程技術對雨水、污水、咸水、大氣水等非常規水的開發利用。
3、水管理節水技術
水管理節水技術就是利用3S技術、智能技術、信息技術等,對作物進行水分監測與信息采集,對作物生長進行決策模擬,對農田信息實時采集,實現灌溉用水管理的現代化、高效化和自動化,滿足對灌溉系統管理的靈活、精準和快捷的要求,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利用水管理節水技術,在灌區采用多種水源進行灌溉,如利用經處理達標的工業廢水灌溉、咸水淡化灌溉、收集雨水灌溉等,合理利用和配置灌區的土壤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最大限度地利用灌區的一切水資源,既滿足作物對水的要求,也能達到節水的目的。
二、對現代高效節水農業技術的展望
現代高效節水農業技術是傳統節水技術與高新技術結合的產物,具有多學科交叉、多技術融合滲透的特點,如涉及作物學、生物學、水利工程學、土壤學、材料學、遺傳學、數學和化學等學科,利用水利、農藝、高分子材料、信息、計算機、化工、生物工程技術等多,以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在現代高效節水農業技術的研究中,借助土壤水動力學和植物生理學的理論、現代數學方法及計算模型等,通過對“土壤—植物—大氣”中水分和養分轉化過程的定量研究,制定符合農田情況的水肥調控機制,使現代高效節水農業技術成為一門理論基礎和定量方法相結合的嚴謹科學。在今后高效節水農業技術的研究中,應對如作物高效用水與生理調控、作物需水信息采集與精準灌溉、農田水肥調控與作物高效節水栽培等前沿技術開展創新性研究,并繼續重點研究如田間節水灌溉、灌溉系統監控與調配、農藝節水、新型節水材料與產品、水源開發與高效利用等現代高效節水農業關鍵技術,建立適合國情的現代高效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從而更有力地促進農業水資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作者:陳炫 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湛江實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