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體育教育論文
一、高職體育教育的改革措施
(l)切實提高教師個人素質
①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是每位教師都應該具備的,體育教師更應該如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灌輸傳遞的競技精神,能夠增強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一定層面上能夠正面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認識。
②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破除陳舊觀念的局限。體育教師對課程的設計以及教育理念都應該與時俱進,不能守舊。應該根據學院的專業特點以及學生的群體特質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運用當前擁有的多媒體技術,多元化進行教學,課程互動性強以外,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③提升加強教師專業能力。過硬的教學能力是一位稱職的體育教師所應具備的,教師應當具備統籌和規劃教學內容的組織能力,合理安排教學實踐,將學生分類進行教授,通過對比和平行教學,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特點,可以更好的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優勢。需要有過硬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能力。
(2)結合院校專業特色制定相應的體育教學計劃
每項體育運動都獨具特點,要求各不相同。高職院校可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以及體育項目中的運動特點,創新開展一些專業特性不強的課程,訓練培養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譬如喜歡籃球但不會打籃球的學生,可以開展一些裁判課程;譬如喜歡表演的學生可以開展一些體育知識展示的課程……這樣多元化的開展特色課程,能培養多元化的學生。
(3)構建符合高職教育特色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十分重要環節,在高職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不僅重視學生在訓練時的體能成果,而且還要緊密關注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同時不僅要確保教學進度不拖沓,不躍進,還要注重教學過程的效果,努力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破除傳統老舊單一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將評價體系分類分級歸類進行評價。職業教育的影響,不僅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影響著就業后在社會上的處理能力與判斷能力。因而積極的評價結果往往會讓學生客觀對待學習甚至是今后的職業生涯。
(4)以學生為本,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
以學生為本是教育的首要條件,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更應當注重以學生為本,提倡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激情。因此,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學生的個性,增強溝通與交流,根據學生的個性施教,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同時,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達到教與學的融洽,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發揮他們的長處,形成老師適應學生,學生適應老師,積極地引導學生,發揮其愛好,形成其特長,達到教學的目的。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前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得學生能夠運用學習中得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社會中發揮個人特質,穩步立足于社會。
二、總結
正確分析高職體育教育的發展現狀,找出當前體育教育存在的不足,加強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課程指導思想、課程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探討與研究,建造符合高職院校特色的體育課程教學新模式。高職體育教育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將教學計劃很好的執行,才能通過實踐探索出更加符合并獨具高職院校特色的體育教育。
作者:馬小惠 單位:廣州松田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