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雕塑為文化范疇,汽車是雕塑藝術品
文化,屬于生命體的行為學范疇。其中的技術文化領域是這樣講的:從形態特征上,技術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人體器官的主觀動作的協調、準確和嫻熟性為本質特征的技術:如書畫家的書畫技藝、工匠的制作技藝、雜技藝人的走鋼絲技藝、廚師的烹飪技藝等。雕塑是文化的一部分,它體現了雕刻工匠高超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汽車作為一個人類創造出的物品,雕塑是其最直接的表達。在汽車造型設計中油泥模造型在在過程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使是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擁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發汽車設計也沒有放棄這一過程,足見油泥模這一環節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汽車開發程序的概念設計中做油泥模型就是個必須環節,平面圖形無法更好展現空間形體的效果,同時它又用于風動實驗測驗空氣動力的特性。對于那些設計軟件,只是工具,從最基礎做起才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汽車是個藝術品,汽車就是雕塑。
二、中國雕塑文化的特色與現實設計應用
中國雕塑藝術博大精深。雕塑包括陶瓷、玻璃藝術、泥塑、面塑、糖塑。年代不同,雕塑的造詣也不盡相同。從很早的商說起,其青銅面具做工和造型夸張,線條突兀,給人種神煞的視覺沖擊。戰國的錯金銀雙翼銅神獸怒斥的眼神,上翹的鼻子充滿可愛但短短的尾巴又有笨笨健壯的的展現,加上雙翼,貌似時刻準備著雄飛。“秦磚漢瓦”漢代的臥虎雖然僅僅幾條陰刻線,但恰到好處,死物一下“活”了。還有西漢的鎏金銅馬,賦予想象的角狀肉冠,預示著它的日行萬里等等還有唐朝的站立女像的自信華美的藝術設計手法。鑒于此,我們的汽車造型設計師該怎樣做呢?為什么不充分利用線條(明線、陰線)讓車夸張起來呢?;此外在汽車神態上下文章,著實沿襲雕塑藝術有關神態方面的造詣;再者對汽車的車皮紋路及神秘感設計進行設計也不失為一個取勝之道。如果再縮小設計范圍的話,可對汽車前后大燈做出改進,這樣更直接,使其有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大燈是汽車的靈魂。做好了這些,汽車就擁有了奔跑的生命。當然僅僅滿足藝術美感還不行,汽車首要是開來用的,因此在擁有美感的基礎上還需滿足汽車空氣動力學就完美了。
三、結語
汽車造型設計體系涉及的文化領域眾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積累,相信一定會擁有自己獨特的造型藝術風格。而要想一步飛躍到這個高度是達不到的。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深挖本民族雕塑藝術精髓,得汽車造型設計源泉。
作者:侯奇林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