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客運市場環境差,非法營運車輛多,車主隨意漲價。由于農村客運網絡建設的廣度不夠,目前農村客運市場存在大量的農用車、三輪車等。一方面,這些機動車輛技術等級低、安全性能差,從事客運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這些非法營運的車輛不交納相關稅費和保險費,也不進行車輛的維護和檢測,其低成本營運直接影響到合法經營者的生存和發展。車主還根據季節、節日、春運等出行高峰時期,隨意漲價,甚至將交管部門的罰款也追加到乘客身上。
二、原因分析
農村客運市場的發展受道路狀況、人口分布、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農村客運市場整體上存在著客源分散、客流不穩定、效益不高的問題,靠市場自發力量難以使其健康、持續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客運營運者法制意識淡薄。部分客運營運者對現有的法律法規熟視無睹,存在僥幸心理,從而發生非法營運、強搶客源、隨意漲價等行為。
②經濟利益的驅動。因為農村客運營運成本較高,而營運者又疏于管理,為謀取利益,他們只有鋌而走險。
③部門監管力度有待加強。部分職能部門因為各種原因,對農村客運監管辦法不多,使得農村客運市場營運體制混。形成了事實上的營運壟斷,造成了客運市場監管的惡性循環。
三、改善和發展農村客運的幾點建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求“繼續推進農村鄉鎮客運站網建設”。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為農村客運市場提供了有利的契機,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發展農村客運帶來諸多優惠政策。為此,筆者就發展農村客運市場提出以下淺見。
1、合理規劃建設,使農村公路建設和農村客運協調化路通是基礎,車進是目標。農村交通建設和發展,應按照“路、站、運一體化”原則,合理規劃,及時根據農村公路建設進程,編制農村客運發展規劃,使農村客運站點和農村公路建設有效結合,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確保路通車通。
2、合理設置線路,使農村客運線路網絡化根據本地區農村客源的流量、流向等規律性變化,通過合理設置線路,采取定區域經營模式,對村與村之間、村與鎮之間的客車,可不執行定班、定線、定點的原則,實行“雙日班”、“節日班”等形式,保證了偏遠鄉村村民的出行需求,又提高了車輛實載率。
3、合理投放運力,因地制宜的確定班車運營模式健康化目前,農村消費水平還處于較低層次,尤其是山區、邊緣地區,經濟較貧困,在投入運力時應結合本地實際,首先滿足人民群眾“走得了”、“走得安全”的基本需求,以安全適用為主,舒適為輔,運力投放檔次可以偏低,投放適合山區運行的客車;同時,可采取變非法經營為合法經營的方法,對經檢測合格并具備客運經營條件的社會車輛辦理相關手續,切實擔負起不通班車的邊遠農村的客運工作,解決這些地方群眾的出行難問題;此外,可發展季節性班車,增加春運、節假日等高峰時期的通班車率,創造條件延伸客運線路,解決群眾的出行難題。
作者:司永軍 單位:懷仁縣質量技術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