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設工作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吸納知識,具備文書處理能力
應用寫作中有很多文種跟生活、工作息息相關,通過創設情境,把工作情景引入課堂,讓學生在似曾相識的生活場景中運用應用文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完成文書寫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也可以讓他們理解應用文其實在工作中運用很廣。比如,在學習求職書信的寫作時,我給學生創設公司在人才市場上招聘人員的不同情境:(1)你從朋友處知道某公司待遇好、很有發展前景,你很想加入該公司,決定向這個公司毛遂自薦。(2)你看見這樣的招聘信息:“某食品有限公司招聘網站管理員。要求:精通計算機,熟悉asp語言及網頁網站策劃和制作,熟練應用photoshop及CorelDraw,具備工作經驗者優先錄用。
讓學生分析情況,選擇正確的文書進行現場招聘和寫作。在分析過程中,學生能明確各類求職書信的優缺點和區別。如自薦信和求職信,前者是在不知道對方是否用人的情況下撰寫的,是“投石問路”,后者則是針對明確的單位、崗位,有一定的針對性,起著“敲門磚”的作用。正是這樣的區別,學生在分析之后就能明白如何針對不同的情況使用求職書信。在指導分析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各抒己見,求職信的內容和要點也就能輕易掌握了。
二.列舉工作實例,開拓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職場工作的感性認識
應用文寫作在格式上有規范的體例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心所欲,在語言運用上,講究平實、準確,相比以前學習的記敘文、散文,讓學生覺得很枯燥、繁瑣,缺乏學習興趣。如在學習條據的寫作時,這些90后的學生不能理解,簡單的事務處理,為什么要寫字條,認為“打個電話就可以解決”。我在上課的時候,適當運用多媒體展現工作場景,增強學生對職場工作感性認識。比如,在學習通知的寫作時,運用多媒體演示某公司一文員在短時間內出色完成工作工作任務—4個不同的通知的工作情況。
還列舉工作中的實際例子,比如去資料室借調資料須寫借條、去總務部領取用具須寫領條、向朋友借錢要寫借條等等,打消他們的種種顧慮,端正認識,提高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認識到在工作中使用條據能處理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事務;能夠作為證據,避免日后糾紛;有些條據也是單位內部管理的需要,比如領條、請假條等等。學生在觀看了別人的工作情況后,對相關的工作和應用文的重用性也就有一定的認識。
三.開展活動體驗教學,鍛煉學生的職場交際能力
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和職業意識,很多學生在與人交際時不懂得根據交際對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而應用文寫作是很注意語體特點的,不同行文方向的文書,其語言和語氣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學生沒能注意這一點,寫出來的文章就不符合要求,在工作中就會犯錯誤了。現在很多學生在語言運用上缺乏語體意識,不能根據交際對象和交際場合的不同運用合適的語言,不禮貌用語和使用網絡語言的現象十分嚴重。比如有學生在請假條中寫道:“老師,我家有親戚來,請假!886”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運用活動教學,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會人在不同的身份、立場上,需要調整說話的方式和語氣,鍛煉交際能力,也明白在交際中運用恰當的語言是個人素質的體現。比如,在學習合同的寫作時,給學生一定的信息,然后讓他們扮演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圍繞合同的相關條款進行談判。再如,學習請示時,在練習寫作后,讓同學扮演上級領導,當場點批“下屬”的請示。在活動中,同學們經過換位思考、角色扮演,就很快就能學會相關文種的用語特點,而且深刻體會到禮貌用語的重要性,提高交際能力。
總之,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具有“職業人”的意識,在學習和寫作練習過程中能夠以“職業人”的立場來思考并完成作業,能讓學生更好地習得公文處理的技巧,具備基本寫作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對職場有感性認識,具有一定的職業素質,為他們順利過渡為“職場人”作準備。
作者:林燕華 單位:廣東汕頭市?濱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