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酒店管理論文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1.校企合作的監管評價機制缺失
從課題組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調查的結果來看,目前很少有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建立校企合作的監管評價機制。大多數學校在選擇校企合作酒店時所考慮的多是酒店星級、企業性質、學生實習的生活條件、酒店提供的實習津貼、雙方洽談是否順暢等因素,但并沒有形成定性甚至是定量的監管評價標準。監管評價機制的缺失,容易導致校企合作學生實習動態監控不力、酒店與學生矛盾沖突頻現、酒店調換頻繁等現象,有的學校酒店管理專業所簽訂實習協議的酒店一年一換,校企合作關系極不穩定,不利于校企之間開展更深度的合作與溝通。如在學生實習管理過程中,雖有一些院校安排有校內實習指導老師和單位指導老師進行跟蹤指導,但指導老師監管考評標準模糊甚至沒有。沒有明確的考核評價機制,學生、老師以及實習單位的行為就很難把握,校企合作相關制度形也同虛設。
2.校企合作只重視技能鍛煉,忽視學生職業道德培養
當前高職院校與企業間的校企合作的重點都放在了學生的技能操作鍛煉,無論是在校學習期間,還是到企業頂崗實習期間,都忽視了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酒店企業作為服務行業,其宗旨是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因此對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與技能操作的鍛煉應一樣重要。雖然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提倡“人性化管理”,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學校還是酒店更重視員工職業化程度的訓練,而忽視了員工心理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人文關懷,很多學生不能深刻了解所從事的企業的文化、不了解自己所從事行業的發展前景,從而造成了學校和企業付出大量心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愿去酒店就業的尷尬局面。造成這種專業忠實度低下的原因:一方面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偏差、人才培養方式不當、職業觀教育不到位等問題也會影響學生對酒店行業的正確認識,從而造成其擇業觀的偏差。另一方面當前酒店管理專業“90后”學生怕吃苦、工作積極性不高、動手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在加速酒店企業對實習學生待遇偏低,缺少人文關懷等因素,也會造成酒店管理學生專業忠誠度較低。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建議
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參照職業教育較發達國家的辦學經驗: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是實施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保障,只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保證下,才能實現校企雙方各方面的協調。目前我國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簡單地概括了企業、學校開展職業教育的義務,缺乏實際操作性。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應包括政府支持、法律規范、校企合作協議、校企合作管理機構等因素。其中政府應充分發揮引導和服務職能,在投入相應資金支持的同事,創造和維護好校企合作所需的法律規范等軟硬件環境,學校和企業通過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以及違反協議時的行事準則,如可制定《校企合作雙方權利與義務細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施方案》、《關于學生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等活動的實施方案》等,為推進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2.兼顧校企利益,開展深層次校企合作
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普遍開展的校企合作模式,諸如“訂單式”、“2+1式”、“學工交替式”等等大都歸屬于以學校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算做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學校與企業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相互融合”。首先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應尋求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利益點,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合作,可從企業獲得人才需求及職業崗位素質能力要求的信息,調整專業結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促進教學改革。企業通過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人才培養過程,獲得符合企業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獲得低成本的勞動力或季節性勞動力(在校實習學生)。在教師體系建設上,打造酒店管理專業“能文能武”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聘請企業一線有經驗、有能力的技術能手深入課堂講學;派送具有研究生學歷的、綜合素養高的年輕教師到企業去鍛煉;培養名師,建設一支理論與實踐能力較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實訓實習基地建設上,實施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方案,體現“職業性、系統性、互惠性”的特征。
3.制定校企合作的監管評價機制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監管和評價機制,保證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實現雙方共贏。首先在選擇校企合作酒店上應制定合作酒店選擇標準體系。其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建立學生實習動態監管機制,對學生的考評由酒店和學校組織人員按照雙方共同制定的考評鑒定標準對每個學生的實習狀況進行打分評定,并將考評鑒定結果作為評定實習成績的依據;建立指導老師考評機制,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與素質特點,與實習企業共同制定每位學生的工作任務、校內外指導老師。每位學生分別由一位校內、校外指導老師進行業務能力、職業素養、個人素質提升等方面的跟蹤指導,及時了解,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問題。最后對于校企合作的效果制定執行評價體系。在整個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和酒店通過一系列的利益分享機制,合力推動對指導老師的有效考評,并按照考評結果進行相應的激勵和懲罰,才會真正調動雙方合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
4.做好職前教育,加強情感交流,合理規劃學生職業生涯
在努力培養學生專業水平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職院校應將職業道德素質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培養學生堅定的思想信念和優良的作風,熱愛專業思想意識。首先對酒店管理學生要有一個行業認知教育,讓他們對酒店服務工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對酒店業的發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強職業教育,使學生理解專業特點,讓學生明白在酒店行業里,要想成為一名高層次的酒店管理者就必須從服務員做起。其次,酒店要加強與實習生的情感交流,酒店可通過定期組織實習生召開座談會、生日會,以及部門主管深入宿舍與實習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實習生,使實習生感受到企業的關懷與重視。最后學校和酒店還應注重職業引導,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多數實習生在酒店工作積極性不高是因為他們覺得服務工作遙遙無期,看不到前途。學校和酒店應多了解、多觀察,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和安排部分學生逐漸參與到酒店的管理工作中。
三、總結
總之,校企合作是高職酒店專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培養酒店管理專業高技能人才最經濟實惠的有效途徑。在校企合作探索與實踐中,不斷深化改革、豐富內涵、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使學校、酒店、學生三方從中獲益,為酒店行業培養高素質人才。
作者:姚靜娟 張來陽 單位:阜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