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數學教育論文
一、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的現狀
在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的概念里,學生作為接受教育的主體,他們的學習狀況是判斷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現狀的關鍵所在。據高校數學領域的一線教師調查,中國現代高校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南京審計學院的教師對修讀經濟數學基礎課程的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在微積分課程考試中的重修比例高達40%;在線性代數課程考試中的重修比例為n4%;在概率統計課程考試中的重修比例為31%。高比例的重修說明,學生不適應大學的數學教學。學生在接受高校數學教育中遇到了很多的學習障礙,例如,缺乏學習的策略、學習的意志或學習的興趣。廣西師范學院的學者韋程東、何世榕、龐偉才和廣西大學的學者尹長明在做大學數學學習成敗原因的統計分析時發現,現今有些中國高校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不好,究其原因不是他們的智力低下,而是他們學習數學的意志品質薄弱,缺乏自覺性、堅持性、自制性、獨立性和果斷性。從以上現狀看來,中國現代高校的數學教育仍需改革,否則難以得到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認可。
二、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創新的方向
在前文對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現狀的分析中,研究者發現:首先,中國高校數學教育的管理仍然處于混亂的狀態,眾多學者都在呼吁“必須去行政化、官場化、權力化”,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仍然有待革新;其次,中國高校數學教育的內容出現了脫離社會發展的狀況;最糟糕的是,現今中國高校數學學習者的學習狀態不佳。因此,針對現今中國高校在數學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三點改革創新的方向:(1)在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管理方面尋求創新;(2)在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內容方面尋求創新;(3)在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教學方式方面尋求創新。
(一)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管理的創新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管理。沒有科學的管理,數學教育的發展就會失去方向。現代高校教育是開放的,但并不代表無序。現在高校教育都在主張去行政化,但并不代表否定科學的管理。中國現代高校的數學教育要得到發展就要進行改革創新,高校數學教育管理包括以下三大部分內容:教學計劃管理、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師的組織管理。以下將就這三部分內容的創新方式進行具體分析。
1.高校數學教育教學計劃管理的創新
教學計劃的管理本來應屬于教學組織管理的一部分,但高校數學的教學計劃管理不像中學,有教育部頒發的數學課程標準進行統一的約束,全國都沒有統一的版本,需要各個學校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因此,需單列出來作為單獨的改革創新點。教學計劃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只有教學計劃的管理進行了改革創新才可以帶動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措施。高校數學課程體系十分龐大,其中基礎數學系列課程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按照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教育評估要求,以上每門數學課程都應該有獨立的教學大綱和計劃。高校數學教師每學期都要上交所教課程的教學計劃,但實際情況是,多數教師都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隨意修改即上交相關教學管理部門,教學計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從來沒有得到太多的監管和協調。在高校數學課程的教學計劃管理方面,要在自由度和統一性之間取得平衡,根據專業要求,切實制訂新的適合高校的數學課程教學計劃,在統一中允許教師根據學生水平和各專業的需求作適度的調整。高校數學教育教學計劃管理應進行宏觀上的控制。例如,針對理工科的專業,在制訂高校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計劃時,就應該根據專業需求,把近似計算、數值計算、數據的運用列人統一版本的教學計劃中。然而,針對機械專業,曲率又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在統一版本的教學計劃中自由地加進這一部分的內容。高校數學教育教學計劃管理的改革創新將成為其他數學教育活動的基礎。
2.高校數學教育教學組織管理的創新
教學組織管理是教育發展的心臟,連通著教學、課程、考試等各個環節,包括對教學場所、設備、經費和人員的管理。高校數學教育教學組織管理要得到創新,就要從教學的各個環節著手,創新高校數學教育教學的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高校的數學教育教學組織管理工作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管理系統中有數學教育各門課程的教學計劃管理、抖降管理、考試管理、成績管理、教材的管理和教師教學的考核管理等。高校數學教育教學組織的管理一直都是從上而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方式,工作機制相對完整,但不具備服務的意識,也沒有創新的意愿和理念,這在教學計劃的管理混亂方面已初步體現。高校數學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獨立的發展軌跡,教學組織管理者應在此軌跡中對教學組織管理的事務形成較好的預見性。在教學組織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應該利用這種預見性對管理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創新性的高校數學教育教學組織管理系統應是一個有機的組合,以改革創新的高校數學教育教學計劃為開端,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考試進行統一規劃。
3.高校數學教育教師組織管理的創新
高校數學教育教師組織的管理一直都是陳舊的,只對教師的個人基本信息和任課信息進行監管。然而對于教師的職業信息既沒有做長期的規劃,也沒有實施科學的管理,只是通過教師個人實現其自身職業發展的管理規劃。高校數學教育的成果一直都被應用于經濟管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中大量引進了數學方法。但是,高校數學教育本身卻缺乏經營的意識,在教師組織管理方面缺乏數學方法引導下的合理開發和支持。因此,在高校數學教育教師組織管理方面應該像企業一樣引進數學方法指導下的科學管理方式。例如高校數學教師的職業發展就應該在最優化方案的指導下進行,按高校教師的特長分為教學和科研特長教師兩類。根據學生的總人數來計算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投人的人力、物力;根據科研工作量來計算在數學科研方面需投人的人力、物力。最后通過最優化數學模型計算出高校數學教育教師組織管理中要如何安排人力和物力才可以實現工作的最大效率。高校數學教育教師組織管理函待創新,只有通過這種創新式的管理才可以實現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
(二)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內容的創新
中國高校數學教育的內容一直受到20世紀50年代蘇聯教學理論的影響,系統、嚴謹、邏輯演繹方式濃重,但缺乏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忽視數學方法在經濟金融上的運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隨著中國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提出了“創新是民族的靈魂”的發展方針,對中國高校數學教育內容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內容的創新要體現在應用方面,高校數學不能僅僅作為思維訓練的工具。隨著中國生產、生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高校數學教育的內容應該把數學理論和日新月異的現代數碼技術、生產技術結合起來,加強高校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以概率統計這門高校數學基礎課程為例,內容的革新是可以根據具體專業進行的。對于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可以在教學內容中適時引進基于概率統計論的網絡技術。研究人員徐海淚、齊守青、盧顯良和韓宏曾在2009年立項的國家973計劃項目中研發一種新的基于概率統計論的咫P網絡信任模型。該模型運用了最大似然估計、假設檢驗等方法。這種經典案例極好地結合了技術專業類知識,同時又細化了寬泛的概率統計基礎教學。再如,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也可在內容中滲透相關的學科思想。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的學者曹暉和林秀萍曾于2010年在理工科類的核心期刊《振動與沖擊》中發表論文《結構損傷識別中噪聲的模擬》。文中提到,可以用概率統計方法,借助統計量和假設檢驗方法確定土木工程結構的損傷判別臨界值,并給出檢驗的判錯概率。由此可見,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內容的創新應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科專業知識,要在相應專業的技術應用方面增加深度和廣度。
(三)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
針對中國現代高校學生數學學習適應不良的狀況,高校數學課程的教學方式需要改革創新。首先,要革新高校數學教學方式中傳統的講解過程,數學課堂中對于定理、推證和演算的傳統講解是必要的,但卻不能作為唯一的教學手段。學生寧愿自學也不愿意參與到高校數學的課堂中,這證明舊的教學手段已不適用。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時,教學人員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加人課堂活動,引發他們對數學定理的思考,激發他們推證和演算的欲望。其次,要革新高校數學教學方式中單一的教學輔助手段。現在的大學生手機可以上網,視頻已能立體,聲頻更是無處不在。用簡單的教輔工具粉筆加黑板來講解深奧的數學定理顯然不能滿足中國現代高校大學生的需求。所以,高校數學的教學輔助手段要得到革新就必須豐富起來。有很多數學教育者認為多媒體教室的使用就可以革新教學輔助手段,但事實是,多媒體教室多以放映PpT為主,PpT更是以文字為主,只取代了板書,這樣的方式完全沒有創新可言。高校數學課堂中多媒體的使用應該結合現代數學高科技軟件技術,充分發揮各種數學類計算軟件的作用。中國的中學數學教育在口算、心算、筆算方面有很好的傳統,但到了高校數學教育階段,除了繼續發揚優良的傳統外,也要注意與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相結合,減少繁復計算的過程,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創新減少學生對于數學繁復計算過程的畏難情緒。
三、結論
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需要創新,但是,創新不能沒有方向。本文就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創新應該從教育的管理、內容和方式三方面著手。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直接鏈接著企業生產、公司經營和科研實驗的端口。作為其他學科專業的基礎教育,只有中國現代高校數學教育得到了創新,其他專業教育的創新才能走得更遠、更扎實。
作者:李志軍 單位:廣西梧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