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創業教育論文
1、90后大學生的創業特征分析
90后大學生作為創業特定的組成部分,擁有與其他創業群體相同的一些共性,然而也有著其他創業群體所不具有的一些特點。具體如下:
第一,90后大學生創業者具有獨特的心理素質。90后大學生創業者年齡一般在18-23歲左右,他們大多個性張揚、富有激情,愿意去表現和證明自己。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90后”大學生面臨艱苦創業時,46.2%的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48.5%的學生認為“年輕有活力,應闖一闖”,30.8%的學生認為“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在這個階段,大學生受到的約束較少,正處于創新意識最為活躍的時期,眼界開闊、敢想敢說敢做、勇往直前。但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也是90后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強烈的創業沖動下缺乏周密的考慮,導致了創業的失敗。
第二,90后大學生創業者的個人知識儲備結構具有了新的特點。作為創業者的90后大學生具有較好的文化基礎和知識體系。90后大學生群體不僅接受了高等教育,還具備了熟練的網絡技能,知識信息量增大、接受新觀念和新思想的速度更快,為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90后大學生擁有濃厚的學術氣氛,為他們積累了專業技能和學術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正所謂我們要用知識武裝自己。這些都成為90后大學生創業良好的知識儲備。
第三,90后大學生創業者一般都存在資金缺乏的問題。資金是創業的首要組成部分,也是每位90后大學生創業者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剛出校門或者還在讀書的90后大學生創業除了父母和親戚的資助,幾乎都是囊中羞澀的。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自身沒有資金,更沒有可供抵押、質押和擔保的資產。所以缺乏資金是90后大學生創業者一個突出的特點,更是每位90后大學生創業者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
2、淺談我國90后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困境
首先,從90后大學生創業者本身來講,他們更多的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在90后的學習生涯里,讀好書是中心任務,各種培訓班充斥著課后時間,家庭氛圍和學校環境就是嚴格督促和管理。這在客觀上形成的90后大學生嚴重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創業的路是漫長的,期間的歷練是艱辛的,不像從小學到大學的過程那么一帆風順。而現如今,缺乏社會經驗和實踐技能對90后大學生創業是致命的影響。
其次,從高校創業教育方面來說,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開設存在不合理現象,缺乏創業教育管理體制、沒有形成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第一,大多數高校的創業課程單一,只集中于開設幾門與創業教育相關的課程,沒有其他的輔助型課程。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實踐性和鍛煉性的課外活動。創業課程只是在臨近畢業期間才開設,課程缺乏針對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全過程性;第二,高校創業教育中很少融入關于人格品質的教育,與實際生活相脫離。而且我國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專業的創業教育部門,往往是就業輔導中心、學工部或者團委來負責創業教育指導;第三,大多數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師往往是在“客串”,在較短的時間內備課結合以往的知識將創業教育的知識簡單的傳輸給學生,完全可以說是“現學現賣”。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不完善也使得90后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倍感艱辛。
最后,從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引導方面來談,創業政策欠缺和資金來源渠道不暢都制約著90后大學生創業夢想。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教育部聯合其他部委積極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從總體上改善了創業環境,但相當一大部分政策扶持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比較淡化,離形成大學生創業政策體系甚遠,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大學生創業環境條件差的現狀。同時因為創業政策不配套,各地區、各部門的創業環境建設很不平衡,相當的地方政府和部門領導不重視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甚至對國家明確規定的創業政策也落實不到位,給大學生創業帶來不利影響。
目前,我國個人商業貸款形式主要有質押、抵押、第三方擔保等,對于90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政府和社會機構設立的大學生創業基金對于龐大的大學生創業群體來講也是“杯水車薪”。加之針對大學生創業咨詢服務機構的不健全,大學生創業融資就更加困難了。
3、解決90后大學生創業困境對策研究
3.1高校應加強對90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宣傳和引導
怎樣培養和提高90后大學生在人生道路上適應社會的能力,怎樣使高校培養的90后大學生在素質、能力等方面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怎樣使更多的90后大學生憑借自己的素質、專業知識、技能走上自主創業之路,這是現今高等院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高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90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宣傳和引導:
首先,加大對90后大學生進行創業成功者的典型宣傳。由于現在很多90后大學生對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和設計,許多同學面對未來就業表現出迷茫和無助,90后大學生更多的是欠缺自立、自理能力。有創新的想法,卻不知從何下手,高校在設立創業課程時,要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形式向90后大學生介紹創業成功的校友和社會人士奮斗史。使90后大學生心中潛移默化的形成示范和鼓勵作用。
其次,強化對90后大學生創業實踐的引導。90后大學生對逆境成才和團隊精神的缺乏,正是創業之路上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校在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改善創業教師的師資力量和合理設置創業課程。高校可以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來引導90后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鼓勵90后大學生開展創業社團、創業小組、創業對抗賽等等。
3.2社會和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
首先,積極吸引社會各界的投資。國外,大學生創業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社會投資,然而在我國社會投資卻很少。企業和高校應適當聯合,利用企業閑置的廠房,讓大學生可以進入企業園區進行實踐,提高90后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通過對90后大學生的實踐引導,還能夠幫助大學畢業生組建創業工作室和創建科技企業,創造集聚特色的園區創業氛圍。為90后大學生創業者建立信息管理服務系統,提供及時有效的跟蹤指導和后續服務,注重對大學生創業失敗者的服務和指導,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另外要搭建創業信息平臺,實現網絡資源同步共享,降低創業的成本,暢通項目的信息,提高創業項目成功率。向90后大學生創業者發布各項行政指南和審批、核準、備案事項,并為之提供政策咨詢、項目信息、代辦手續、小額貸款等“一條龍”服務。
其次,拓寬政府扶持力度。大學生創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政府部門一定要有政策遠見,即考慮到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將大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結合起來。在創業的過程中,大部分90后大學生都面臨資金問題。我國沒有建立起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氛圍,大多數社會成員對90后大學生創業持觀望態度,資金的投入不足。在此情況下,政府應拓寬資金扶持力度,成為90后大學生創業資金來源的關鍵。中央到地方可以設立大學生創業儲備基金。對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發展前景較好的項目進行重點資助。
作者:王葉星 單位:安徽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