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農業發展論文
一、國外農業協會在推進生態農業發展中的做法及經驗
(一)廣泛與政府部門開展互利協作
世界許多國家都有政府和行業協會對話的制度。行業協會在政府補貼、檢疫等許多事務性工作上與政府有著密切合作。法國政府的農業和經濟管理部門大多委托相關的行業協會負責綠色食品的認證及監督管理工作;韓國的農業協作合同組織是協調政府與農戶間關系的橋梁與紐帶,具有生產經營、金融服務及社會保障諸多職能;日本政府的農業政策、農業項目和措施主要通過農協實施,農戶對政府的意見和建議也通過農協及時反饋給政府有關部門,使政府能夠適時調整應對。這些國家的農業協會在保證政府的宏觀政策實施、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及保障農民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組織實施農業產業一體化經營
相對于歐美農業生產模式來說,日本和韓國的農業發展模式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日本和韓國的農業生產條件與我國相類似,同樣面對過與我們現在“三農”相似的困境,他們通過發揮農業行業協會協作組織功能來帶動農戶開展產業化經營。日本生態農業建設得到農業協會在生產、流通領域的全力支持,日本農業協會通過對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實施統一管理,降低了農戶的生產經營成本,使農業規?;a和一體化經營得以實現。農業協會不僅在生態農業生產技術上提供服務,還在生態農產品市場建設中構筑本地化有機食品的直銷模式(AFNs)。
(三)制定行業標準,規范經營行為
西方國家的農業相關行業協會能夠根據本國及本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在本行業內建立統一的農產品生產質量及流通標準體系。德國農民聯合會可以對有關農業方面的稅率、進出口政策、農產品標準及環保規定等的制定和實施施加影響。日本農協參與稻米質量檢驗,積極推動行業自律。具統計,日本全國1253個具備資質的稻米檢驗機構中,約有一半隸屬農協。
(四)統一協調對外貿易關系
國外農產品行業協會作為非政府組織代表農民參與到國際組織的談判過程中,并根據本行業的實際情況對政府的談判決策施加影響,使得相關規則制定和技術標準符合本行業的整體發展利益。國外農產品行業協會普遍對損害本行業利益的相關進口產品展開調查,并向有關部門提起反傾銷訴訟及建議有關政府部門采取保護措施。而我國的農產品行業協會受體制及自身能力影響以上功能基本是缺失的,已不能適應農產品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形勢。
(五)農業協會積極充當科研與產業銜接的紐帶
澳大利亞農牧業的民間經濟合作社和行業協會組織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及信息服務。為農場主提供先進適用技術、管理方法及相關的市場信息。農牧業的研究經費通過各專業協會會費以及公司產品拍賣銷售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反哺于科研機構。以各專業協會為紐帶,開展相關的技術咨詢、中介、培訓等工作,將農牧業生產與先進科學技術應用接軌,較好地將新技術、新方法推廣到生產應用中,在做到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提高農牧業生產力水平。
二、對我國農村行業協會開展生態農業建設的啟示
(一)強化行業協會法制建設
我國現有的大型行業協會都不是由市場主體自發創立的,往往由市場主體管理者由上而下設立的,并依附于政府的相關部門,從某種意義上說,行業協會只是政府某些隱形權利或影響的延伸,沒有起到行業協會應有的作用,應通過加強行業協會立法及完善行業內部管理規則來明確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職能定位,逐步完善我國行業協會運轉模式。
(二)建立社會組織與政府良性互助機制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合作經濟性專業協會約占合作經濟組織總數的85%。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工作中,由于行業協會組織更了解微觀情況,往往能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平衡、兼顧不同主體的環境利益,更易為各方接受。應通過強化行業自律,維護地區或行業內部的整體利益,通過與政府加強協作,幫助政府完善行業管理。
(三)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東北亞地區的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都在短期內實現了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他們依靠農協組織合作經營,通過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破解“三農”問題。應借鑒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完善土地流轉制度。目前,我國產業化實現的根本在于培育龍頭企業,行業協會應因勢利導,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幫扶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四)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戰略
行業協會應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工作。目前,農產品生產及運輸標準已經明顯不能適應國際農產品貿易發展的新形勢。應逐步建立與國際標準相符的農產品生產及運輸標準。行業協會應積極推進IS09000系列標準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上的應用,借鑒發達國家農產品貿易的相關產品生產及運輸標準控制體系,協助政府建立起適合我國農產品生產及運輸的行業標準。
(五)幫助政府及企業按WTO規則調整農業政策及農產品貿易策略
WTO多邊貿易體系中有非歧視原則、談判機制、報復措施、合理對抗機制等許多對發展中國家特殊照顧的規定。農業協會應充分研究相關行業國外的貿易制度及產業政策的變化,根據進口國產業結構調整及政策的情況提出合理意見,幫助政府及相關企業及時調整產業政策及產品結構,以規避發達國家綠色貿易壁壘。
(六)農業協會應積極推進農業先進技術應用
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是生態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及設施農業技術等農業高新技術來打造生態農業。行業協會應積極推進本地企業與國內外各相關科研機構在良種研發、先進技術引進及信息交流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應不斷創新合作的領域、渠道、方式、內容。
作者:胡今 單位:遼寧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