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修養與創意依據
創意可以被理解為創新的想法。雖然創意思維有很多種,并且可以一種完全不合慣性思維的方式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意是一種點式的、偶然性的現象與作為,但是所有的創意必然有其產生的依據和原點,即便說設計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創造,但是所設計的新形象、新事物產生的方式或創造的動機本身就包含了其產生的依據和可能性。這些依據和創意產生前的所有隱性的準備和積累則是歷史的、連續的,也是歷史和現實生活在人的思維中藝術性的必然反映。歷史與現實是一切創意的依據和土壤,動畫設計專業的學生如果積累豐富的歷史知識,提高自身的歷史修養,則會增強對設計的敏感度并提升作品的高度。一個人的歷史見解本身就是其思想的組成部分,同時一個人的史學修養又會對其其他方面的思想產生相應的影響。對于處在學習階段的高校動畫設計專業學生,提升歷史修養不是偏離專業業務,而是從另一個重要的角度整體提升專業修養和創作技能。
二、動畫創意設計的特點與歷史思維的意義
動畫藝術作為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其藝術本體特性中包含了多元性和假定性,這兩種特性使得動畫創意設計與文學創作、影視藝術創作表現出廣泛的共通和親近。因此,此時的動畫藝術創意便同文學創作和影視創意一樣,與歷史思維產生了不可分割的聯系。
此外,動畫的假定性也與歷史思維密切相關。動畫通過形象假定、動作假定、環境假定、情節假定等完成視覺創作過程,但是這些假定都有歷史的原型基礎,加上動畫綜合的表現形式,可以將真實歷史或者非真實的歷史假設通過影視的形式展現出來,以表達吸引人、感動人的情景和主題。假定性還可以用歷史思維彌補歷史本身的不足。因為歷史是籠統的概念,但是動畫創意可以通過假定性完成對特定歷史時間內一個細微的、不引人注目的事件的表述,烘托該段歷史時期或者某歷史事件的意義與影響,及其對于人們情感的熏陶。動畫作品作為藝術作品的一個目類,其作品特性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敘事性。
既然是敘事性,其毫無疑問會和歷史緊密聯系,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同時,凸顯歷史文化底蘊的動畫作品能獲得全人類的認同。動畫作品的獨創性也是歷史辯證的,獨創可以有很多途徑,在歷史思維這一個方面就有無窮的可能,既可以敘述歷史的背面,也可以到未來去尋求創作的契機。
三、歷史思維在動畫教學中的運用
在動畫設計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思維,讓學生在這個整體思維下盡量展現各種動畫的個性,表述各種動畫表現的專屬性,闡明動畫故事(情節)所要表現的主題,這些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都具備相當的難度: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動畫創作其實是源自現實的藝術創造,并非憑借感性思維任意表現的偶然藝術。眾所周知,超現實主義的繪畫美術作品出現在現實主義之后,也就是說超現實主義和感性的偶然創造是建立在現實理性之上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養成觀察生活、回顧歷史的良好習慣,為后續的動畫設計學習形成慣性積累,這樣學生才能完成優秀的動畫作品。如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積累了大量生活素材和細節才能創造出細膩生動、在平凡中感動人的藝術效果。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歷史中尋找創作題材。在歷史中尋找創作題材可以允許學生自由創造,并且加上學生自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優秀的動畫作品可以脫胎于歷史題材又遠遠超前于其所表現的歷史時期,并具有時尚性和前瞻性。如《戰鴿快飛》取材于“二戰”時的諾曼底登陸,但是角色選定和場景規劃乃至情節設計用的都是一種獨特的視野和幽默的表現手法。
最后,動畫設計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形成一種歷史辯證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既能夠隨機應變,又善于專注和搭配。歷史思維不限于過去,更著眼于未來,未來的現實有無數種可能,那么表現未來的動畫藝術就有更多的可能。學生在學習階段形成這種思維的萌芽,對于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四、結語
歷史思維是一種概括性的整體思維,在動畫設計創意教學中又具有獨特的藝術概括力和審美視角,可以在尊重文化脈絡的方式下進行盡可能多的變形和夸張。這些夸張都是在歷史思維的指導下理性進行的,既尊崇了藝術反映歷史文化的客觀特質,又與動畫藝術中倡導的新的影視美學題材和表現形式相匹配,在動畫設計教學和實踐中具有廣泛的使用契機和積極的教學效果。
作者:莊月萍 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