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我國研究生創新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當中,常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而研究生則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大部分研究生還是表現出習慣性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現成的知識,缺乏用批判的眼光對教師所授課程內容提出問題的能力;而少數教師知識嚴重老化,既無法將最新前沿科學技術成果向研究生講授,也沒有能力去解答研究生學習中遇到的新問題。而且,受傳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內、輕課外的影響,許多研究生缺乏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不能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實際需求。為此,我們結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藥學研究生教育實踐,從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目標出發,對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2中藥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措施
2.1優化課程布局,完善課程體系
中醫藥要發展、創新,其研究生課程設置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系統的中醫藥專業知識,還應讓其掌握現代醫學及有關邊緣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把握學科發展趨勢,合理架構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在加大主干課程建設力度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專業外語能力的培養,以跨學科綜合性知識為特色,專業基礎課程力求專題化,鼓勵跨學科開設課程。在課程安排方面,除保證學位課程課時之外,還應增加選修課的內容,優先考慮能夠反映學科前沿以及交叉學科課程的開設,活躍學生思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2教學方式改革
2.2.1開設文獻閱讀研討課,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錢偉長曾說過:大學本科教育“就是要把一個需要教師才能獲得知識的人,培養成為一個即使不需要教師也能獲得知識的人”,研究生教育則“必須從一個被動地把成熟東西放在書本上教你的過程,變成在導師指導下,探索學習與研究的過程”。針對研究生教育中“不教不會,一教就會”、“死讀書、讀死書”等現狀,我們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研究生創新課題等科研項目為依托,每周開展一次研究生和導師共同參與的文獻閱讀研討課。每次課前布置給研究生一個中心題目,研究生課下針對這一題目獨立查閱文獻,通過對由早及近的文獻的閱讀、鉆研,不但能夠擴大知識面,而且通過逐步的自行思考,使自己的思維水平達到所在領域的前沿。課上,教師選擇有代表性見解的兩名研究生上臺講解自己通過研讀文獻對這一課題的認識,最后展開集體討論,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產生問題”的循環過程中,把學習、研究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使學生成為真正的“研究生”。教師則從中進行點評指導,成為名副其實的“導師”。
2.2.2多學科交叉碰撞,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科之間的交叉與綜合日益增多,“經典的分門別類進行分析”的時代正在向“學科交叉與綜合”的時代轉變。介于中藥學、化學、生物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之間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不斷涌現。這就要求我們所培養的研究生應具有相對寬廣的知識結構。為此,我們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創建了全新的學術交流平臺,打破專業、學科和研究領域的界限,促進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與滲透,開闊學生視野,鼓勵學科碰撞,激發創新思維。具體包括:①導師有意選擇具有專業背景不相同的研究生來充實本學科領域。如中藥學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科內涵,它已融合中藥提取、中藥復方研究、中藥合成、藥物分析、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中藥資源開發等知識于一體,需要跨學科背景的研究生來完成創新性的科研成果。②定期開展交叉學科論壇:在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導師之間、師生之間、研究生之間建立跨學科交流機制,在交流過程中,相互啟發,進行思維火花的碰撞,進而產生新的思維和新的方法。③通過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學術會議以及外聘專家講學,促進研究生與同行以及不同領域專家接觸和交流,在開闊研究生學術視野的同時,使研究生把握學科前沿,為日后在交叉學科領域做出原創性工作打下堅實基礎。④以研究生創新實驗為切入點,將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生組織起來,理論結合實踐,由不同學科的導師指導他們攻關跨學科科研課題。通過長時間的學術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使研究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2.3推行“雙導師”制度,實現“產—學—研”一體化
一種藥品從實驗室小試到生產,再到上市,中間要經歷許多嚴格的控制環節。作為中藥學專業的研究生,要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理論成果,并不斷發現新的問題,然后再回到實驗室研究、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高素質創新型中藥學人才的需求。為了強化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我們嘗試了“雙導師制”的培養模式,將高校與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共享,吸收校外熟悉研究生培養規律、有相關專業背景和穩定研究方向的企業高級工程師加入導師隊伍,與高校導師共同合作培養研究生,從而改變以往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狀況。在培養過程中,“高校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學位論文選題指導等工作,并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思維,為其做出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打好堅實的基礎。“企業導師”則主要負責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論文中實踐部分指導等工作。在培養過程中,雙導師都是研究生科研活動的具體參與者、指導者和支持者;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邊思考邊驗證所學知識,發現新的問題,并不斷尋找突破口解決問題,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社會活動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3展望
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肩負著特殊而重要的歷史使命。作為中醫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中醫藥高級專門人才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教育部推出的“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進一步營造了研究生教育的創新環境,因此我們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中醫藥人才,為中醫藥科學化、現代化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付蕾 范卓文 張文娓 孟鑫 閆麗莉 單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有機化學教研室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分析化學教研室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