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現狀
(一)信用風險過高
商業銀行主要是信貸業務,但是同時信貸也使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信貸風險。借款人無力償還負債,或主觀故意而不愿意償還負債,都將造成銀行壞賬等信貸財務風險。目前我國的銀行信用體系建設還不完善,存在著信貸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必將影響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對商業銀行資金安全性和流動性帶來重大沖擊,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二)財務人員缺乏相應的風險管理意識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業務范圍擴大,因而需要承擔的風險隨之增長,商業銀行對專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長。但是目前部分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人員對于財務風險的認識存在片面性,缺乏全面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只是簡單停留在管理資金的層面。銀行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財務風險管理理念,不能從財務活動的全過程、財務的總體效益出發去認識和管理財務風險。
二、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預防和控制對策
(一)改善銀行的資本結構
商業銀行的資本結構,主要是指借入資本與股東權益之間的比例,當資本結構處于最優時,才能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借入資本,可以產生有利于銀行的財務杠桿利益,但并不代表借入資本的比例越高越好。銀行還要保證資本實力,又要保證很強的盈利能力。銀行應優化籌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健全資本補充機制,增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
(二)提高財務決策科學化水平
能否做到科學的財務決策,直接關系到財務工作能否取得預期成效。所以,銀行治理層制定決策時,要充分考慮能夠影響財務決策的各種因素,定量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建立相關的計算機數據模型,制定合理的框架與流程,避免直接的主觀經驗判斷。財務決策的科學化,對于銀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持續效益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三)加快信用評級體系建設
信用評價是風險衡量的重要方法,銀行應合理選擇信用評價指標,或委托相關機構,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從而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商業銀行要對信息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和補錄工作,注意收集并核實借款人的相關信息,包括借款人的違約情況,同時建立嚴格、一致的數據標準,制定數據質量管理相關規定以保證數據的及時、準確和全面性。
(四)提高財務人員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商業銀行必須在財務管理人員之間營造風險文化,使其意識到財務風險的重要性,能否識別并有效地規避和控制風險是財務人員最重要的工作。應該將風險防范意識貫穿到具體的財務工作中,財務人員也應該把風險防范意識作為衡量工作的重要準則。由于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工作的各個環節中,所以這需要對財務風險極其敏感、能夠及時準確地進行財務風險估計和識別的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為此商業銀行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財務人員準入制度,提高財務人員防范風險的工作能力,從而起到規避財務風險的作用。
三、結語
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環境下,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空前激烈,不確定風險隨之增加。財務風險貫穿于銀行各個業務領域,我們應該依據自身的經營狀況,仔細分析原因并找到防范措施。面對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時,我們應該積極合理控制風險,這樣商業銀行才能在經營過程中實現風險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我國商業銀行才能在復雜的環境中提高自身的競爭性,為銀行持續經營提供保障。
作者:丁浩 單位: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