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宏觀經濟學論文
一、教學案例堅持實用性原則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政府行為如何對經濟產生影響的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主要通過兩方面工作體現應用性原則:一是數據,二是案例。數據方面,在介紹國民收入核算時,加入2012年中國GDP數據,并和同時期外國GDP數據進行比較,讓學生了解中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PPT中加入國內各地區的GDP數據,了解浙江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PPT羅列中國經濟增長四架馬車(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的數據,讓學生認識我國經濟增長主要靠政府投資和出口的現狀,掌握用支出法核算我國GDP的方法;在PPT中羅列中國近20年的CPI數據、中國失業率、中國大學生就業率、科藝學院就業率和就業單位等數據,更加深刻掌握中國物價波動的原因、就業市場現狀等相關內容;通過人民幣匯率波動等數據,讓學生更好學習開放條件下的宏觀經濟等。西方經濟學理論性強的學科特性決定了案例教學的必要性,應用性強的學科特性決定了案例教學的可能性,而案例教學的特點又為其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教學中以蘇州工業區中合資企業芭比娃娃和羅技鼠標(羅技鼠標美國售價40美元,中國只能賺3美元)、肯德基漢堡和翠苑電影票的利潤分成為例,讓學生了解GDP/GNP的區別,延伸到中國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的地位以及微笑曲線相關理論,引導學生更加深刻認識所處的世界;在勞動力工資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結合數學公式講述中國出口企業為什么會面臨匯率風險、訂單減少,深刻體會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面臨的瓶頸和弊端;通過2012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資本外逃和熱錢流入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索羅斯的賣空操作賺取12億美元、美元國際霸權、以汽車產業為例反思中國利用外資的利弊等案例學習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
二、強調課堂練習的重要性
《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特別強調案例和習題的作用,多進行課堂練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介紹完“NI-AE模型”后,布置課堂練習,然學生通過“I=S”方法,計算均衡國民收入;然后再增加投資的金額,再計算均衡國民收入后會發現投資增加,國民收入成倍增加。通過該計算過程,可以切身體會乘數理論。
三、鼓勵學生參與,加強師生互動
圍繞中國案例展開討論,讓學生做等PPT(內容包括中國通貨膨脹的原因、經濟增長的源泉等)在課堂上講授。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融合到課堂與實踐教學環節中。五、通過試題庫抽題進行考試考試試卷由教師自主命題而不是試題庫抽題。自主命題時,試卷的標準化程度、難易程度、題量大小等各方面難以控制。利用計算機進行試卷的自動生成,通過試題庫抽題能夠真正實現考、教分離,規范同門課程所有教師的教學活動,克服個人命題中容易出現的片面性、隨意性。而且保證了命題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對試題和試卷的保密管理將變得高效而便捷。
作者:趙治輝 單位: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