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狠抓常規,嚴格監督執行
在開學之初,教師將一些一般性的要求(比如上課前讓學生排隊到操場上,在體育委員的口令下整好隊、下課后有秩序的回教室等)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并嚴格監督執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亂,而且學生一旦適應這些規則后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會長久地發揮作用,大大降低違紀現象的發生幾率。
2.仔細觀察,洞悉一切情況
體育課與其他文化課最大的不同是上課地點一般是在操場上,師生間的空間活動范圍比較大,要維持良好的紀律,教師在上課時必須仔細認真地觀察課堂活動,密切注意學生的動態,經常巡視全體學生的練習情況。當學生出現違紀行為時,要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及時妥善地處理。如果出現的只是個別學生消極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不必公開處理,可以用皺眉、沉默等方法“冷處理”。如果學生做出了明顯影響上課進程的違紀行為,教師必須立即處理,采取制止、批評,甚至懲罰的方法。
3.賞罰分明,教學手段靈活
維持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也需要一定的獎勵與懲罰。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在學生有良好表現的時候給予適當的獎勵,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體育課的獎勵方式可以是物質的,比如可以獎給學生一些小貼紙,一個小本子等;也可以是非物質的,比如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句表揚的話語等,這些看似簡單的獎勵,都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當然,為了維持課堂紀律,一定的懲罰也是必要的。懲罰的方式視學生違紀情節的輕重而分,可以是暫時讓違紀學生離開隊伍,站在一邊反思自己的行為;也可以是當眾批評、教訓等。但不管是哪種懲罰方式,我們必須要讓學生明白:懲罰的不是學生個人,而是針對違紀行為。懲罰的目的是為了制止違紀行為的發生,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引起足夠的重視。
4.創新教法,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要求教師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身心健康的發展。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創新教法,尋求更適合學生特點的方式和方法。確定的教學目標,編排的教學內容,要適合學生的體能與技能的差異。同時應多多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可以嘗試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游戲競賽法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這樣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控制課堂紀律,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5.組織嚴密,提高練習實效
瞿宏林教授有句話說得好:“好人,是沒有時間去做壞事的人。”如果我們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讓學生利用大部分時間來思考問題的話,他就根本沒有時間去做破壞紀律的事。因此體育教師課前要備課充分,嚴密組織課堂內容,注意課堂編排的新鮮感與新穎度,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些小型的體育比賽,分小組練習,讓學生自己檢驗學習效果,對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這樣也能有效減少違紀行為的發生。
6.身體力行,提升自身素質
作為教育者、組織者的體育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在課上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維持課堂紀律,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愛崗敬業,熱愛每一位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當有違紀行為發生時,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及時妥善地處理,盡可能地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如何既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表現積極,又使他們自覺保持好課堂紀律,做到魚和熊掌兼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教師不但具備良好的心態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更要注意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幫助學生自覺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
作者:張楊炳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天汾小學
第二篇
1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內容
1.1創建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環境
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環境作為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師生具有隱形的教育力量。它通過為學生提供了安全適用的體育場地器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及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1.2加強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通過加強溝通與交流,可實現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減少干擾課堂有序開展情況的發生,因此,加強師生間有效互動是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重要組成內容。
1.3處理課堂問題行為
課堂問題行為就是指學生干擾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的行為。在課堂管理過程中,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學生做出干擾課堂教學行為的原因,并運用有效的策略進行處理,可保證體育課良好的教學秩序。因此,處理課堂問題行為是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重要內容。
1.4提高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水平
體育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備課、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教案、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并選用合適的體育器材及設施等途徑進行教學時,可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預防和減少干擾體育課有序開展的因素。因此,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是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有效體育課堂管理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2.1有效體育課堂管理中通過建立課堂制度,可預防和減少課堂問題行為,防止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與其他文化課的不同之處是它在室外開展教學,這一特性使得它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偶發性因素及危險性因素。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身心安全和體育課有計劃的順利開展,及時的預防課堂問題行為和防止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體育課必須建立一定的課堂制度及課堂常規。有效體育課堂管理就是以課堂制度規則為基礎,它由師生共同參與制定,本著為預防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及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為目的。師生通過共同參與制定課堂制度及規則,可以使學生了解到體育教師管理的的為難之處,從而喚起學生內心的反省,有助于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養成。學生通過自我約束及加強自律行為,大大減少了課堂問題行為及潛在危險因素存在,為防止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2有效體育課堂管理可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體育教學環境是指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多種客觀條件的綜合。它包括體育器材及設施、教學規章制度、課堂教學氛圍等等方面。課堂環境作為一種隱性的教育力量,對體育教師及學生起到了廣泛的影響。運動場是體育課開展的主要場所,在運動場這一教學環境下體育器材設施、和諧的課堂氛圍及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都是教育的主要因素。有效的體育課堂管理注重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它要求體育教師通過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凸顯新穎化,選擇合適的體育教學器材,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利于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2.3有效體育課堂管理可加強師生間的對話,有助于師生的互動交流
傳統的體育課堂管理是體育教師的單獨行為,學生只要服從就可以了,這種無交流和無互動的課堂管理大大影響了課堂目標的完成。因為“,無論是學生知識經驗的獲得、心智的開啟、能力的發展,還是教師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賴于課堂活動中信息的有效傳遞和交流。”而有效的體育課堂管理注重師生間的溝通與對話,是師生之間“雙向的行為”,它要求體育教師融入學生組織中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從而反思自己,改變自己;它還要求通過課堂活動的不斷調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促進體育課上師生間積極的交流,同時又通過體育課上的交流,促進了師生間的積極互動。
3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發展對策分析
3.1樹立正確的體育課堂管理理念
體育教師只有在充分理解體育與健身課程的課程理念,并在此基礎上才能樹立起正確的體育課堂管理理念。首先,體育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體育課堂管理的核心是學生,只有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性差異,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堅持“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體育教師的管理方式對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實現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體育教師若采用專制型的管理方式,學生只是執行而不參與決策,師生之間則不會形成良好的互動,體育教師則不清楚自己管理的問題,這大大阻礙了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實現;若體育教師采用民主性的管理方式,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對話,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管理工作,則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對有效體育課堂管理的實現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管理上要采用民主性的管理方式。另外,教師在處理體育課堂問題行為時,對待不同的學生要樹立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切勿有偏袒之心,這樣可更好地實現對體育課堂的管理。最后,要堅持“高效”的管理理念。體育課堂管理的目標是使學生在有限的一堂體育課中,減少或消除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時間,從而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因此,體育教師要堅持高效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過程中不做無用功,若出現影響體育課正常開展的問題,要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以確保體育課的正常開展。
3.2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課堂常規
體育課堂充滿了各種的危險性因素,因此,為了保障體育課的順利開展、消除體育課上危險性因素及防止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以使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教學與學習,體育課堂必須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為實現有效體育課堂管理,體育教師在制定課堂規章制度的時候應做到:第一,要堅持科學、合理、細化及可行的原則,邀請學生共同參與對體育課堂制度的制定,在課堂制度與規則的內容制定上要減少強制性的消極的話語,多以積極的引導性的話語為主。第二,為了保證體育課堂制度與規則的科學合理性,要請學生、家長及學校領導與專家對制定的規則進行反復的審讀和修改,以確保其適合體育課堂管理。第三,體育教師在對體育課堂常規的運用上要采取靈活的方式,積極發現其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修改。
3.3創建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環境
(1)優化體育課堂的物理環境。體育課堂的物理環境包括體育器材及設施、體育場地、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因此,要圍繞這幾方面開展加強:體育教師在設計課的時候要了解學生的內心需要及特點,設計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選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并且根據課的實際情況盡量選取合適的體育器材及設施;另外,在上課時盡量提高自己的聲音以使學生可以聽清所講內容,給學生提供優越的課堂物理環境。
(2)優化課堂社會環境。課堂社會環境包括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課堂氛圍等。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要本著先與學生做朋友,再進行教學的原則,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以此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的良好發展,營造一種積極和諧的體育課堂氛圍。通過改善課堂的內外環境,學生可以在較適宜的環境中發展與學習,從而可以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3.4運用和諧溝通策略,加強師生間的對話交流
在體育課中,只有實現了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流,體育課才能邁出沼澤,從而獲得生機。只有師生之間勤于溝通交流,經常進行“對話”,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形成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才有利于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那么,體育課堂中師生該如何進行對話與交流呢?筆者認為,運用和諧的溝通策略,可加強師生間的對話交流。和諧溝通策略是由美國教育學家季洛特提出的,它認為有效的課堂管理在于學生對自我內心的管理,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景下,學生才會向教師吐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具體做法為:
(1)體育教師在面對例如:因搶球而出現的打架斗毆行為、學生故意擾亂課堂等問題行為時,應理智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運用粗暴的行為侮辱懲罰學生。
(2)和學生進行合作。體育教師應改變傳統的專制管理觀念,樹立民主平等的課堂管理理念,積極融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與需要,并邀請學生共同參與管理體育課,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
(3)避免消極話語,多積極鼓勵。在體育課練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練了好久這個動作還是不會,體育教師不應說“這么笨”之類的話,而是應當在幫助她的基礎上多說些鼓勵的話,協助學生完成這個技術動作。這樣,不僅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且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從而使其在以后的體育課中更加積極注重的學習。
作者:伊魯波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