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醫學檢驗論文
一、高職醫學檢驗學生的學習現狀
當前我校的高職醫學檢驗學生都是初中畢業生,大多數是“九五后”,且獨生子女占多數,從小就養成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不太喜歡主動與人交流。他們一般英語基礎知識較薄弱,缺乏學習方法和刻苦精神,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強,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他們經常是以睡覺、發呆、玩手機等形式“反抗”老師,甚至部分學生一提到“英語”就全身發麻,感到緊張不舒服,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像是在聽“天書”,使得他們對英語課程信心不足,排斥英語課。而且,他們正處于身體、心理的發展階段,對于老師、家長都會有逆反心理,他們有著很強的主體意識,卻又不知道該如何發揮自己,使得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不夠理想。但是另一方面,他們活潑、熱情,動手能力強,對于新鮮事物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富有創造力,且思維敏捷,喜歡與同伴們討論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如何讓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保持這種熱情,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
二、構建學習共同體
1、設置目標
根據《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突出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滿堂灌”“你聽我講”的授課模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選用材料貼近學生生活、學習和今后的工作。根據教材和學情,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并討論學習目標及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教師再根據其實際水平,雙方共同探討交流研究出符合本組的學習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各個小組的目標可以不同,引導學生選擇自己能力所及的項目。同時,教師也是學習者,而學生也是主人翁,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了興趣之后,學生自然更容易投入到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帶著目標任務學習,引導他們由簡到繁中,循序漸進地實現自己的目標,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并品嘗成功,共同分享喜悅。
2、分組協作
高職醫學檢驗英語教學中,尤其要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真正適應市場對醫學檢驗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學習共同體中,教師要結合本專業特點,創設情境,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動起來,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主動求知,親自感受語言的價值與魅力。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距,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以自愿為原則,合理地進行分配組員,同時引導組員發揮各自特長,擔任具體的合作角色。在學習共同體中,沒有主次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而已,比如有負責收集資料的,有選定方案的,擴大成員的知識面,互相討論分享各自的心得體會,談論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并共同探討如何去改進。這也是對其他小組成員的幫助,彼此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小組在分工協作時,教師作為幫助者,從側面給予一定的指點,引導組員更好地進行協商,完成共同的目標。在各小組的活動中,教師要為其提供支持和關愛,尤其是在小組中出現矛盾或意見不合時,及時協調,鼓勵成員們交流各自的想法,從而形成小組的代表看法。此時,組員對團體的認同感會加深,凝聚力也會逐漸加強。
3、展示成果
各小組完成好任務后,要進行匯報和交流,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其成果。成員們各顯神通,形式自定,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借助音頻、視頻、獨白、繪畫或文字等,表達出如何實現擬定的目標,并嘗試評價本組的成果。同時,本組成員要接受其他小組成員的提問或質疑,并給出合理的解釋,其他小組成員也要給出相應的評價。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評和互評,并進行同組和異組評價,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監控并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學會反思總結,查找存在的不足之處,不斷增強其主體意識,并為下一次的目標學習打下基礎。這樣,既展開組內討論,又進行組間交流,相互督促,彼此提高。教師評定學生的成績,不再像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一張試卷”來決定學生成績的優劣。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時成績的比例,如在學習共同體中角色的扮演,課堂的討論、演講、發言等都給予獎勵分值,教師對于學生的創意或想法都要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綜合多方面表現。還可以組織同伴互評,多樣化的方式來完善考核,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整個學習過程中共同體的構建,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彌補不足,組員以平等的地位完成任務,各自的心態也會比較放松,氛圍自然也比較愉悅,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產生出更多的火花,從多角度提高學生在交流、閱讀、寫作等方面的實際能力,從而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三、結語
通過構建學習共同體,可以有效地促進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學會發現問題,并能分析解決問題,也使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更加深動真實有趣,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同時,學習共同體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自在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個體得到尊重,并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展現個性。學生在共同體中更樂意去學習探索且效果很好。另一方面,轉變教師的角色,成為小組活動的指導者或幫扶者,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等各種資源,獲取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社會交往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建立自信,也為學生的課后學習打好基礎,使得學生不斷地積累知識,提升自己的水平。
作者:董蓓 單位:江蘇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