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非常強調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強調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和態度,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是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數學學習方式”。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在于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現代的數學教師應該是一個明智的輔導員,應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間的活動,要讓每一位學生親歷數學過程。教師一定要善于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應能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況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課堂上更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因此,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過程的前提。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和欲望,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教學內容的情景。
三、增強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
教師應重視實踐活動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應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促使學生手、眼、耳、鼻等多種感官并用,盡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同時使學生不再感到數學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在這樣的數學活動中,學生不僅能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能不斷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學會探索,學會學習。因此將數學以過程形式呈現給學生,能引發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的愿望。
四、增強學生的參與質量
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是學生精神力量的源泉。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是使主體參與不斷深化的保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成功情景,實施激勵評價是促進主體參與、鞏固主體參與的最佳手段。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成功的體驗,抓住學生每一次思維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和贊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使學生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參與數學的質量。